灾民性格 “抢钱!抢粮!抢娘们!”

发布于 2023-01-12 12:06:29

原标题:这种“灾民性格”,我们为何至今还没改掉
来源:海边的西塞罗

image.png

01

这几天咳嗽,今天去药店买止咳糖浆,发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前两天突然因为被买断货而成为网红的“蒙脱石散”等药品,今天终于在那家药店到货了,被摆在了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但足量的药品到货了,反而没人去采购了。

image.png

而如果你记性好点,会知道这种恐慌性的疯抢在我们社会中挺常见的。比如大约十年以前吧,彼时我还上大学,有一阵子超市里突然买不到盐了,还有盐卖的超市里你都能见到有些人不怕齁死似的疯狂买盐,搞到最后但凡想在家里做菜的人都不得不一起“共襄盛举”,因为再不抢,明天你家里做菜就真用不上盐了。

可这是怎么回事儿呢?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阵子日本刚出了福岛核泄漏事件,有专家说防辐射要给孩子吃碘片,然后传着传着就成了加碘盐也成了“抗辐射神药”,再然后大家都开始抢盐,哪怕那盐里根本不含碘。

于是当时就出了一个对子:上联是“大核民族”,下联是“盐荒子孙”——真的,事前你根本想不到,日本一个核泄漏,能在中国掀起这么一场抢盐潮。

02

如今这事儿过去十多年了,也不知如今抢药的人当年囤的盐吃完了没有。但这十来年社会经验告诉我,很多中国人真的很喜欢扎堆抢东西,从盐到药,再到疫情前的出国各种“买买买”,东西似乎真的只有大家一起扎堆抢起来买才香。

这种情景总让我想起以前做社会新闻编辑时,经常看到一种场景——一辆大货车在乡间公路上翻车了,然后一伙村民上去哄抢。

归根结底,这种哄抢不是村民目无法纪,而是大家都感觉,当某件事大家都上去抢的时候,好像你不跟着抢一下,就仿佛不安全一样。

“抢钱!抢粮!抢娘们!”这是电影《投名状》里的名言,我忘了看到哪篇影评了,说这句话,尤其这话是中国几千年“灾民性格”最好的总结。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从今天依然频繁发生的“强x潮”当中,你能感觉到,这种“灾民性格”,其实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延续。我们的内心深处,似乎依然活着一个饥饿、焦虑、从众、一风闻有个什么紧俏物资就要上去抢一抢的“灾民”。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03

近现代学者中,最早关注到中国人这种民间情绪的,可能是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记得他在研究中曾举例提到,自1942年河南发生大饥荒之后,中国人对粮食的恐慌一直没有缓解,连带着粮价也一直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这种恐慌甚至一直持续到了抗战结束后,江南等并不缺粮、且得能到国际物资援助的地区粮价也一直没有稳定。

对粮食的恐慌性抢购和粮商的囤积居奇,一直是等到新中国建立后,采取强制手段打击“投机倒把”并建立统购统销政策才结束,也正因如此,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执行了约四十年的粮票制度才一度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简单的说,传统中国人的安全感,不是从社会、政府或他人与订立的契约、许诺中获得的,而是从“熟悉性”的从众当中获得的。当一次危机来临的时候,也许有关部门会作出公开的许诺,保障某项基础必需品的供应。但熟悉灾难而不信契约的中国人,不相信这种契约式的许诺,我们更习惯于看熟悉的人怎么做,当看到邻居老王、老张、老李,都跑去抢购某种东西的时候,我们也会像费孝通说的那样“不假思索”的跟着一起这样做。

04

是的,无论哄抢,还是逃荒,每到危机来临时,中国人就喜欢扎堆,并相信大家扎堆一起做某件事,哪怕不理智,也至少安全。

因为不相信社会契约,所以反而更喜欢扎堆、从众,这看似似乎是个悖论,但实则是说得通的——我们总处于一种根深蒂固的焦虑感当中,因为我们对社会、对市场基于契约的信任感极低,很多人对哪怕药品、食盐这种基础生活物资能否足量供应,都是心存焦虑和恐慌的。

解决这种灾民式的焦虑和恐慌的唯一有效途径,当然是让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和市场做到言而有信,对民众的每一个契约式承诺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样,当越来越多的人对社会公共契约的信任越来越强时,公众才能从那种古老的灾民式焦虑和恐慌当中走出来,不再扎堆和从众,而去拥抱现代经济社会当有的理性自由秩序。

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很多人来说,是特别不确定的一年,静态、封控等事件不停的打乱着我们的生活,年末又突然遭遇了从封到放的神转折。在这一年的疲于奔命当中,很多人对社会契约的信任感正处于低点。

image.png

愿哄抢了几千年的我们,能在未来获得一份许诺与泰然,不再一有风吹草动,就被迫依靠这种“灾民性格”活着。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文创系信息发布平台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