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原院长王建业做客“未来已来——全球领袖论天下”系列讲座,以“老龄化:健康、服务和产业发展”为主题做了精彩的线上分享。
本文是根据本次讲座的文字实录,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的整理和编辑。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特点
一、如何定义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定义是“60岁以上”,其中又根据年龄段分成几类:60-74岁是“年轻老人”,75-89岁是“老老年人”,90岁以上叫“长寿老人”,也称为“非常老的老年人”。
定义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另一个是大于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这两个标准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算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中国是两个标准都已经超过了,老龄化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如何?
根据2020年底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字,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总数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7%,是全世界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像人口老龄化很严重的法国,因为其人口基数小,老年人总数只有几百万而已,相比之下我们每年要新增近千万老年人口。
我们的老人里属于失能、半失能的数量超过四千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人的平均预计寿命是77.3岁,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的目标要再增加1岁,就是到78岁。但是,中国的问题在于健康预计寿命偏低,只有68.7岁,这说明69岁以后基本上是带病生存。所以说,尽管我们在人均预计寿命的世界排名中位置比较靠前,算是比较长寿的国家,但是我们长寿却不健康,这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人口学家的估算,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是快速老龄化阶段,时间是从1999持续至2022年,老年人口从1.3亿增加到2.68亿(预计到今年年底达到2.7亿),老龄化水平从10.3%上升到18.8%。
第二是急速老龄化阶段。从2023年到2036年,老年人口数量将从2.68亿增至4.23亿,老龄化率从18.8%升至29.1%。
第三是深度老龄化阶段,从2037年到2053年,老年人口从4.23亿增至4.87亿,也有人估算将达到5亿。
第四阶段,从2054年到2100年,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平台阶段,老年人口数量从4.8亿减至3.83亿,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是老人,并且长期维持这种状态。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巨大,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都是数以亿计。
第二个特点是增长速度非常快。中国的特殊情况在于,我们在1949年统计的平均寿命只有36岁,所以寿命延长得非常快,70年时间提高了一倍多。这期间还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育高峰,以及八十年后严格的计划生育,导致年轻人数量快速减少的同时,老年人口却在非常迅速地增加。
第三个特点是“未富先老”。很多国家的老龄化是“先富后老”,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保障非常完善的情况下,随着生育率降低、人均寿命变长自然地进入老龄化。而中国在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准备并不充分,所以也被形容为“边富边老”或者“未备先老”。
第四是地区失衡,东西部差距比较大。例如西藏和上海老龄化的程度相差40多年,因为目前西藏的人均寿命只有60岁多一点,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地区气候和医疗保障水平有关。
第五是女性多于男性。这一点全世界都是如此,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更长,而且这种情况在中国更为突出。
第六是城乡倒置。我们通常认为城市的生活条件更好,所以城里人的寿命更长,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是农村老年人更多。这也与中国的国情有关,我们的城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农村的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和定居,大量老人留守农村,这会给家庭养老带来巨大的风险。
老龄化对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的影响和冲击
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或者说大健康服务的发展将会造成什么冲击和影响?
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方面,第一个影响就是劳动力老化,造成劳动力相对短缺。第二个影响是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欧盟的一个明确统计:2007-2020年,欧盟23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4%,到2031-2050年将跌至不足1%。
第三个影响是公共支出加大,储备不足。因为创造财富的人减少,需要社会保障的人、享受福利的人增加,于是导致整体的储备不足。按照欧洲的经验,人均寿命只要增加1岁,公共养老金支出占GDP比例就要上升0.5个百分点。
第四是影响社会服务的制度性安排。老龄化造成人口结构改变,进而冲击教育和消费品结构——没有那么多的人需要接受教育,整个教育产业会受到冲击;另外老年人多了,游戏娱乐和时装、化妆品、美容等等时尚类消费品的需求量减少,消费结构也将随之改变。于政府而言,则需要增加应对老龄化的制度性安排,加大社区建设,以及医疗、护理、养老机构建设。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会影响国家安全。
二、对健康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冲击
WHO在2016年宣布中国的疾病谱发生改变,主流疾病由传染病变成了非传染病,其中与增龄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多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癌症、骨关节病、老年痴呆等患病率持续增加。按照北京地区的统计,老年人的死因也主要分布于心脑血管(30%)、恶性肿瘤(15%)、呼吸道疾病(9.5%)、肌肉骨骼疾病(7.5%)、精神心理疾病(6.6%)等。
上述种种会导致我们国家的疾病负担大为增加,其中老龄化的费用增加35%,加上患病率的提高和疾病谱的改变,费用又增加72%,总负担增加一倍多。
面对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每年新增800万到1000万老人,我们建医院、养老院、健康管理机构的速度还赶不上老年人增长的速度,更何况医学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所以人才提供也显得不足。
老年健康服务的需求与供给问题
WHO对“健康”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它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即人体组织完整和生理的功能正常;心理健康,包括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人格稳定性;社会适应性,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
对于老年人而言,健康不仅是意味着身体没病,还要心理健康,并且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现在到商店买东西需要扫码,很多人老人不会,说明适应能力有所欠缺。
那什么是老年健康服务?它是指发展和维护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而提供的服务,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健康保险等。这些服务所强调的是维护老年人正常功能的发挥,也就是说确保60岁的人可以做什么事情,到70岁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因为衰老是不可抗拒的,维护老年人现有的功能不丧失,能保持正常生活质量就可以了。这些服务的内容包括医疗、康复、护理、心理支持,健康管理,还有养生和营养。
中国的老年健康服务有三个特点:多样性、参与性和发展性。多样性是指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有不同的需求,服务的层面也不一样。参与性是我们现在更加强调的,叫做“我的健康我做主”,要共同参与来保证自己的健康。发展性是指时代的不同使得大家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变得跟过去不一样,原来只要能看上病、看得起病就可以,我们现在是希望不得病,得了病能高质量看病,并且能够康复。
中国的老年健康发展拥有哪些有利因素,又有哪些不利因素?
从有利的方面看,我们有政治和体制的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经济的优势,我们拥有巨大的经济总量,政府财政有能力拿出一部分钱为老年人做些事情;有资源配置优势,国家能够对设备、人才、技术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尽管未来我们将面临劳动力相对短缺或者是老化的局面,但凭借巨大的人口基数,我们仍然拥有劳动力总量优势;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尊老、爱老、敬老的文化传统优势;老龄化区域差异也可以转化成优势,比如说东西部差异,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国不是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诸如北欧、西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应对老龄化的方法可以提供借鉴,因此我们有后发优势。
从不利的方面看,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低,老百姓没那么富裕,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较大。我们的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的素质低,因为健康服务需要老年人理解和接受健康管理宣教和要求,但是我们的老年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会限制这些知识和服务的普及推广。以高血压为例,我们只有一半患者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这一半人里只有50%会就诊,而就诊的人里不到50%可以很好地控制血压,这说明对于他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不够重视,依从性也很差。除此之外,我们还面临老年健康服务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关注度不够、社会力量动员和投入不足等不利因素。
老龄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机遇
中国老龄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起步晚、发展滞后。整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非常低,美国近乎我们的一百倍,德国也比我们高出三四十倍。还有就是社会对老年产业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无论是企业还是市场都对它关注甚少,加上老年人收入低,消费观念陈旧,购买力有限这些问题,都着老年产业的发展。我们目前市面上的老年产品及服务种类单一,科技含量不高,销售渠道也比较有限,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加快老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加快提升老龄产业服务质量,繁荣老龄产业消费市场,进一步完善老龄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龄产业的发展机遇有哪些?首先是中国迅速走向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发展机遇,比如说随着人口的寿命延长、生活质量及生命质量提升,老年用品和服务本身是不断扩大的刚需,市场潜力非常大。到2050年,也就是建国一百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4.83亿至5亿,老年人的总消费将达到61.26万亿元。
第二个机遇是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养老”,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老年人,包括自测生理指标、健康管理,在线咨询就医等等,也包括养老方面的监护和管理,这些方面我们国家还比较滞后。
第三是大健康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比如说老年人照护、老人个性化服务、辅具智能化等等。
第四,我国在2013年正式提出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也叫做“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7%是社区养老,3%是机构养老。另外我们现在还提出构建“医-护-康-养”一体化的养老服务。这些都会给老龄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来源:清华五道口
编辑: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