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上山下乡 究竟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3-09-19 22:33:23

温铁军教授嘴上经常说的60年代上山下乡那点小事,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都不明白。
我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也就亲身经历了对于后面有记忆的事情;本以为温教授说的很符合当年的农村情况,那时候城里人靠每月给定粮油指标到指定的粮管所买油买粮吃,那时候管城里人叫吃公家饭的。

查看更多

关注者
1
被浏览
113
1 个回答
胡子小镇
胡子小镇 认证专家 2023-09-19
胡子小镇 www.HuziXiaozhen.com

农民集体生产,向国家缴纳粮食,剩余部分然后再分配给农民吃,并非平均分配,按照当时所谓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乡里乡亲的都能分些粮食吃;而零花钱呢,就靠农民家家养几只鸡,喂头猪什么的来解决,生产队的那个叫考勤那时称工分,就是你出工干活挣工分,成年人一天挣一个工分;这个年底一算账一个工,那时干一天一个工不怎么值钱,好的生产队值几分钱,那时没有集体企业,工业什么的,就是没有来钱的路子,那能到那搂钱去?那时候我们家家的银行是叫:鸡屁股!下鸡蛋不舍得吃,攒着留着上集市几分钱一枚,换些零钱,喂头猪,一年下来也是很瘦很瘦的,卖给公社杀猪点换些钱,以供家里开销用,当然那时候,有个急事三块、五块地向邻居、本家的去借,借钱、借物、借衣服、借盐、借个葱花鸡蛋的都是常事,你别笑,经历过的人是无法笑得出的。
image.png

可能有些朋友说干嘛不做点生意呢?那个时候控制的很严,那时候有个叫做:投机倒把罪!大搞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时候。就是那些头脑灵活,想倒卖一些生活物品,不安分生产队做农活的,出去做点小生意的人,逮着就批一顿,不老实的可以判刑,罪名就是:投机倒把罪,现在你找一找,刑法里是找不到这个罪名的了,那个时候所有的供应都是农村供应社来提供保障,村村都有合作社,到公社的供销社进货,再卖给本村的社员,有的时候得需要票,有钱也不卖给你,什么布票、油票、粮票、糖票,就是你有钱了想买辆自行车的时候,也得托人找关系弄张票才能到城市百货大楼里买得到。千万不要说贫穷限制了相像力,没有经过那段日子,打破脑壳也是无法相像的。

自己种点蔬菜啊水果啊自己吃可以,否则,就有人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了,就是越割越穷,越穷越革命,割着割着很多地方饿死不少农民;而我小的时候,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放学后到地里割草,回家喂猪,喂小羊,喂鸡啊鸭啊狗啊猫啊,当年家里都养过,家家都这样,没得办法的事;也到生产队里的菜地黑天抹黑地摸过西红柿,逮着软的摸,就摘下来,硬的不摘,灯亮底下一看大多都是青的,摸过西瓜,上过树摘苹果,捡过栗子;生产队地里扒地瓜,偷花生,穷人嘛,不讲素质不素质的,讲能不能充饥,所以啊,有的时候别跟农民讲什么大道理啊,这个社会欠农民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比方说革命是农民支持的,打土豪分田地也是农民支持的,高级社、集体所有制农民也是支持的,所有的收成、粮食、蔬菜、水果都是先运往城里的,支援城里的,最后,什么这下乡那下乡的农民还是支持的。

那时候嘛就是宁愿大家没有事做,都蹲着晒太阳,就是不能搞歪门斜道的小生意,做一个又红又专的人,宁愿守穷的人,乐于贫穷的人,这才是光荣咧。后来,慢慢的放开了,慢慢的允许了,那些没有放开时就偷偷摸摸干的人,就有经验了嘛,允许干的时候,他就有胆子有经验了嘛,就先行一步发力的干,农民发家致富的那一批人大多都是他们先干的,都是他们先富起来了,做大做强做富了。

我们当时为什么会那样呢?那样穷,那当然是国家穷,为什么会是这样?

今天我们看60年代很多人都把它说成是非常,啊黑暗的,但其实就是两个世界霸权国家,同时,这里是同时封锁中国的时候,那你能不能过得下去,能不能挺得住,那时候,我们已经至少是六七亿人口了,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大规模的国家,能不能维持的住,维持住没有垮,就应该说已经善莫大焉了,是一个极大的成功啊。

那代人饿肚子的历史,啃树皮,吃野菜,连盐也吃不上的饥荒,是多么清晰的啊,现在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认识到的啊?恐怕没有多少啊,有,也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老是讲这个啊,中国这个海绵型社会,主要是什么?

主要是你有城乡二元结构,那农村最大的海绵作用就是劳动力蓄水池啊!缓冲啊!就是现在每每说到大河发洪水,最后,就开闸、扒堤淹那个什么泄洪区、蓄洪区啊;每当城市发生经济危机大量劳动力无业可救的时候,就会出现。可是,每当产能过剩工业品出口不行的时候,拐个弯:下乡!

可是,劳动力过剩时,城里人没有能力吃饱时,拐个弯:下乡!

可是,洪水泄不了的时候,城市要淹的时候,拐个弯:蓄洪区!可是,这还是下乡。

上海等一些大城市里的幼儿园没有奶粉吃的时候,城市物资极度贫乏缺少的时候,怎么做的?火车拉着运往内蒙古草原!那里没有奶粉,有的是集体的奶牛,于是乎用牛奶一下了解决城市缺奶粉的大问题。

劳动力过剩,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的现象,在西方体制之下转变为街头政治,转变为社会动乱;在我们这转变为下乡。什么家电下乡,光伏下乡的,从我们开始就是苏联撤资的那个时候,在那之前因为苏联给你资本,给你投资嘛,你上的很快,摊子一下子全铺开了嘛,有谁还记得苏联援建的所谓156啊?156,就是当年苏联一揽子工程,援助我们156项全工业项目,包括军事项目内容,156个啊,才使得我们国家具备了今天人们讲的全工业体系的国家,156那是我们起步的根基所在。

当然,一年得有几百万,上千万的劳动力进城,那城市当然突飞猛进啊,工厂、矿山、企业都叫什么“大跃进”,叫什么赶超运动,热火朝天地全面铺开之际,他突然一下停了,没有资本了,那技术也不给你了,专家都撤了,所有的资料图纸成火车的运来了,没有人指导没有钱来为继的时候,那就得停摆了;那个南京长江第一桥不是停工了,后来叫什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只能捡重要的项目自己搞;其他的没有办法啊,那这些劳动力得往回送啊,所以,你们看当年陈云在59年60年61年,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年,他连续几次讲话都是讲的,当年我们上的太快了,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来当工人,现在经济发展上不去了,我们就得让这些人回去;所以60年代的第一次上山下乡就是,你这个国家,用国外的资本来进行进入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挫折的时候,你就得把这个劳动力送回到农村去,农村就变成了劳动力蓄水池了,什么情况下蓄水池呢?只有集体化!

那个四个现代化,我们从小就听着它长大的,乡下城里的墙上到处都是那句口号,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四个现代化就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所以,就有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

现在看,是不是我们仍然在努力奋斗,以期实现的过程中?

蓄水,努力,个体化的农户经济是不能蓄水的,只有集体化,对吧?

现在的农村能蓄什么水啊?本身还要靠城市带动,地产经济下,带动打工呢,掏空腰包呢,他就没有办法消化;现在把大量的城里人送到农村去的,试试看?
d45bd89ea46a3b4c3232336de78467a5.jpeg

所以,当年大量的劳动力送到农村的时候,至少是可以解决吃饱温饱的问题,现在,他送哪一户啊?没有集体了嘛。所以我经常在课堂上,我说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农村是分户经营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你这成上千万的城里人,要送到农村去,是送给张三家还是送给王二麻子家?都是不可能的事,怎么理解这件事,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好像侵犯人权的,我说,那你不侵犯人权的结果他就是在城里边就得既无工资,又无吃的,年轻气盛的是不是要折腾点事?是不是要增加管理的难度和多余的粮食呢?当时陈云讲的很清楚,就是只有他们下乡参加了集体劳动,才能解决吃饱问题。

当年我们那个薛庄村,也有一批城市的年轻人,男男女女的一大帮,分到村里怎么办呢?成立知青队,安排集体宿舍,在村东面的林业队那边统一管理,指定本村里的人带领着他们参加农村生产队或大队里的农活给他们,文化好一点的安排到村里的小学当老师,甭看我只读九年义务的书,我也是有幸受到知青老师教授文化知识的,一位是女的数学老师,一位是男的语文老师,当然,他们现在早已退休多年了。

多年以后才知道,分到我们村里的知青,大多都是城里干部子女,离县城也就二十来里地,就是形势所迫,逼着下来玩玩的,选择近的农村完成任务,几年之后他们又都回县城安排工作了,成了各行各业的管理人员或是干部了。

好的是什么呢?我们村子东边有一大片的树林地,几千亩沙地都是树林地;有各种当年的果树,有苹果园,有梨树,有栗子树,沙地里种植花生,西瓜,地瓜等,夏天各种蔬菜,水果,都比较丰富,到地里转一圈都能有收获的,农村至少可以自食其力,饿不着肚子,不是讲究什么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解决吃饭是当时的首要问题;当然,也有一些人来看守,所谓的叫看湖,因为我们本地农村的习惯把下地做农活,叫下湖劳动!到地里转一圈叫下湖看一圈。

我们这一代人还记得当年上一代人短暂吃食堂,大锅饭的笑话,一位头脑灵光的人,排着队到食堂打饭,他一个人就打三个人的饭,怎么回事呢?每次打饭,食堂师傅就问:几个人?他说:三个人!那三个?他就咣咣地把他的小名、浑号,加大名报出来,师傅也不知道,就认得他本人,然后就咣地给他三份,次数多了,慢慢地就穿帮了,他那句打饭报名号就成了顺口流,传了下来。

如果搁现在,农民自己都不种地了,都摞荒了,靠打工挣钱买粮食的模式是无法接纳城里下乡人群的了;那现在怎么样呢?城里的年轻人带着知识文化,带着一些项目到乡下开始创业了,是走的另外一条路,其本质恐怕还是原本那样。

用温教授的公式,我们当下的振兴农村,全民创业,大做农村就业的文章,是不是又在应对什么危机呢?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手机
浏览

扫码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