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1年,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Chrystia Freeland和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Jonathan Wilkinson就一起启动了关于CBAM的磋商,并开始向民众征求意见,确保加拿大国内对CBAM达成共识。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已经在推动对从中国进口的、使用煤电生产的产品征收碳排放税的政策,但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的规定和实施的日期。
据悉,在欧盟、英国和加拿大考虑或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背景下,美国国内也有声音希望可以利用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加强其气候领导力和与盟国合作的机会,并制定自己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或符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和其他国际标准的碳定价方案,以此来保护和强化美国制造业的气候竞争力。
打不过就加入?
对碳密集型进口产品征税的想法正在世界主要经济体范围获得认可,这可能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出口密集型产业。伴随着世界多国及地区设置以防“碳泄漏”为名的CBAM或其他碳壁垒,越来越多的国家抱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心态准备设置本国的“碳壁垒”。
显然,CBAM存在引发绿色贸易战的风险。接下来碳密集型出口国家是否会采取报复性关税“回击”还未可知,目前种种迹象预示环境领域正慢慢成为新的国际权益战场。
各国隐形“碳壁垒”大盘点
其实,不止有CBAM,在全球新一轮贸易竞争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良好工业基础,先后出台各种碳排放法规、标准等创新制度安排,以“碳”为名抑制他国竞品输入。
近年来,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隐形“碳壁垒”措施。例如,美国此前已经对进口的化工石油等制品提高了附加税,虽然名称上没有碳,但实质是针对碳排放制定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碳壁垒还包括新电池法案、光伏进口碳足迹要求等。经测算,未来将会有至少2万亿元中国出口直接面对碳关税壁垒,或者隐形碳成本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