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成为下一个“赌城”?-合肥与苏州的产业豪赌秘诀

发布于 2021-12-27 12:16:00

近期我在调研园区人关注什么?话题太多了。产业生态的构建、园区优质运营、产业投资等等,其中一个话题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产业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是中国特色,一般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出于产业招商和转型的需要,把之前的财政补贴“拨改投”,从拨款给企业,改为通过投GP(设立产业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或者产业发展基金,放大资金效应)+直投的方式来运作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般都成立了产业引导基金,从省级到市级再到县级,对于随便一个企业来说其实可以申请的产业基金一般有好几支。但是深入调研又发现,地方政府成立的这些产业引导基金都面临放不出的难题,即找不到适合的项目。我打算用两个知名产业投资城市聊一聊产业引导基金投资要点。

查看更多

关注者
6
被浏览
1.2k
1 个回答
零碳科技
零碳科技 2021-12-27
www.LingTan.wang

来源: 方升研究CIPC_2007 作者:陈了之
1
“风投城市”合肥模式

说到产业引导基金就要提到之前很热门的“最牛风投城市”安徽合肥,标签刷爆朋友圈——当地政府凭借缓建地铁“押宝”京东方、千亿资金“投注”长鑫存储、联手战略投资者“接盘”蔚来汽车等一系列“神操作”,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培育出三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民间追捧“霸都”“豪赌”之类的流行语,到官方推崇“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等谐音梗,被外界誉为政府培育产业的“合肥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合肥依靠荣事达、美菱、天鹅等多个本土品牌,成为引领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创下了诸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书写了中国轻工业制造的荣光。2000年以后,特别是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后,合肥抓住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引来海尔、美的、格力、长虹、TCL、三洋、惠而浦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家电企业在合肥落户,迎来了家电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合肥京东方的成功,不仅仅是合肥京东方公司本身,而是在于配套的产业体系在合肥的落成及运营,白色家电产业基础优势。带来的就业和税收是巨大的,也许开头三到五年没有什么税收,但是长远看,非常有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拥有一个高端的产业体系,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京东方就属于这样的产业体系。而京东方的引进,其实开始目的很简单,解决合肥海尔电视机公司的液晶面板供应问题,同时可以往联宝电子公司(代工联想电脑)配套提供电脑显示器屏幕问题,另外可以往其余的电视机公司提供液晶屏,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产业技术水平,同时增加就业,增加税收。

在去年2月,合肥宣布百亿注资蔚来,蔚来仅用了一年时间销量暴增,股价暴涨。合肥投资蔚来就是投资新组建的合资公司,前提是:

(1)蔚来总部必须在合肥
(2)蔚来必须把所有核心技术转入合资公司

这么一来蔚来找了国资靠山,也因为江淮的存在,再也不用去纠结自建工厂的问题了。对合肥而言不会做背锅侠,很便宜的价格引入蔚来这个头马。还引入大众盘活了江淮的混改。时隔一年,2月4日,合肥再次出手,与蔚来共同规划建设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企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除了主机厂本身的纳税与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带动数以千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蓬勃发展;主机厂在研发与制造过程中培养的人才与知识,还有溢出到其他制造业。可以说,只要有一个保持活力的车企总部,这个城市未来10年的工业发展基本就稳了。合肥近几年也积极引入清华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实践基地,作为国家综合性科研中心城市,合肥也在打造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不仅投资企业,还布局科研教学配套,培养人才,让人才来了还能留下。

02
苏州政府也是一位大“天使”

近十几年来,产业集群异军突起的还有苏州。上世纪九十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以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等为代表,苏州成为了外资的香饽饽,全球IT业的代工厂。然而这些外资进来,主要形式就是加工制造,基本上是在做配套,核心技术并不多。高速发展十多年,苏州意识到了对外资过高依赖度的巨大问题,开始制定战略“豪赌”生物医药产业。“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苏州早早捕捉到了这个新兴产业的光明前景。放眼全球,当时生物医药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并没有成熟的大企业可以招引,而得天独厚的是上世纪80年代,苏州就有一批国有药厂,1994年跟新加坡合作,生物医药也是重点产业之一,礼来、GSK、碧迪、百特等一大批国际医药巨头把生产工厂放在苏州。这些积累让苏州敏锐意识到,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周期长,但一经产出,附加值非常高;虽然投入巨大,但稳定性强,不管经济好坏,病人总是得吃药的;而且产业链短,从研发到临床,通过上市申请就可以直接面向市场,容易形成产业集群。

2006年春天,在苏州独墅湖高教区,一座生物纳米科技园(BioBAY)开工建设,跟BioBAY同期落地的,还有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为了让这些“大牛们”来了就能留下,苏州动足了脑筋,拿出一套科技引进人才政策。2007年,苏州创业投资集团,也就是如今的苏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改组成立,负责人接到的任务是,只要人才项目能通过严密的专家评审,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领军项目,元禾马上跟进投资做合伙人。这既是雪中送炭,帮衬科创企业迈出市场化的第一步,也是用政府的认可为企业“站台”“打气”。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苏州背负的压力并不小。打造一流智库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正在筹建、苏州市高端医疗器械的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三年扶持一千名以上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倍增计划正在制定。

03
产业引导基金要怎么投?

产业引导基金可不是都像以上两个案例这么辉煌,也有很多栽跟头的,例如前有成都投了个“锤子”,后有南昌投资欧菲光但股价暴跌等惊心动魄动辄背负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要抓住金融体制改革的机遇,明确划清政府公共财政运行界限,调整适应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和进行专项资金改革。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筹集和利用社会资本,引导投资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这些在土地资源紧张的热门一线城市恐怕难以推动,但二三线城市想要产业集聚“突围”,做好功课精准投资,仍有可能成为行业内的一桩美谈。

据我和园区方的沟通中得知,想推动产业引导基金的园区不在少数,安徽省内就有许多试图学习“老大哥”的地区,芜湖政府曾经公开表示要在产业投资方面像合肥学习,宿州等周边园区也表示最关注的话题就是这个,苏州工业园区更是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乃至北京都来参观考察学习的对象。那么投资有风险,怎么样才能复制典型成功案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1. 明确自身区域资源禀赋,寻找合适的产业发展优势;
  2. 建立专业团队和决策人发掘适合在本地区域基础上帮助转型发展的龙头企业;
  3. 全面背调被投企业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4. 对城市自身产业定位、发展阶段、科教优势、机会判断的准确度;
  5. 充分利用投行思维进行招商引资,并借助金融创新方式分散投资风险;

对于过去并不具备好的产业基础的地区,领导要投对的产业来竞争过周边的城市则需要用“风投”的眼光认准一个合适的产业,对于看好的产业引入一个有潜力的龙头公司,通过土地支持,基金扶持等借助这个龙头公司让整个产业落地,剩下就交给当地龙头来带动。政府同时也应该结合城市运营搭建合适的产业发展环境,例如高校配置只有政府辅助才能做。

在选择产业时也要先考量区域的实际情况,周边氛围和条件是否符合这个产业发展的要求,不发展不符合环境的产业。例如一二线城市可以追龙头产业,但三四线城市就可以选择发展制造业或承接外溢,而非一味争抢头部产业总部,导致资源的浪费,通过地域特色为产业赋能,实现区域差异化发展。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手机
浏览

扫码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