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华为女皇”孙亚芳:任正非背后的女人,真是个狠角色。
正当北风起,杏叶一地黄。今年的冬天,真冷。
这种冷,不单单是指天气的寒冷,更是各方面遭遇的压力、变迁与寒冷。
前不久,荣耀从华为剥离出去。任正非在送别会上说: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最艰难的时期。我们本来是一棵小草,这两年的狂风暴雨没有把我们打垮,艰难困苦的锻炼,过几年也许会使我们变成一棵小铁树。
铁树,终会开花的。
有人说,接连面临国外的制裁与打压,华为真的挺难,也许今年冬天是华为最最寒冷的冬天了。事实上,还真不是。按照任正非的想法,华为一直都在冬天里艰难求生。这背后,是数十万人的坚守与死磕。华为成立33年来,经历过无数次断臂求生。而几乎每一次,都离不开一个女人的谋划和拍板。这个女人就是:孙亚芳。
她被尊称为“华为女皇”,是任正非的最强搭档。
《2018中国最杰出商业女性排行榜》上,孙亚芳打败董明珠和李庆萍,登顶榜首。
围绕在她身上的标签很多:
华为花木兰和“国务卿”、华为的救命恩人、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女性……
不过,以上所有都抵不过这一点:
孙亚芳是“最懂任正非的女人”
左边是孙亚芳,中间是董明珠
善解人意的女皇 “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孙亚芳比任正非小11岁,都是贵州老乡,但两个人起初并不认识。
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龙岗,筹资2万块成立一个小公司。
而那时的孙亚芳,正在北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当工程师,工作安稳,手捧“铁饭碗”。
任正非创业初期很困难,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孙亚芳。
并且,在孙亚芳的帮助下,任正非筹到一笔资金,好不容易渡过了当时的难关。
打过一次交道后,孙亚芳了解到华为的运行模式,觉得很有前景。
慎重考虑后,她摔碎铁饭碗,辞掉北京的工作,南下深圳,加入华为。
彼时是1992年,孙亚芳37岁。
一个中年女人,放弃北京的优厚待遇,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这份勇气和胆识,注定了孙亚芳不是普通的女人。
而且,孙亚芳毕业于当时八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之初,孙亚芳分配到国营无线电厂当技术员。
第二年就调到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做老师。
两年后,升到北京的一家研究所。
短短3年,完成三次跃迁,再到加入华为,足以说明孙亚芳是个喜欢不断挑战的人。
很快,孙亚芳的主见和果断也在华为得到印证。
初期的华为,为了拓展市场,大多都是赊销,这导致公司常常资金紧张。
最严重的时候,员工几个月都没有发工资,到处充斥着不满和埋怨。
某一天,收到50万元货款,管理层为这笔钱应该先做什么产生了争执:
有人觉得应该先付给供应商,否则供应不足;
有人觉得应先投入生产……
任正非也拿不定主意。
关键时刻,孙亚芳建议,应该先给员工发工资,供应商可以再找,要是员工都走掉,公司就真完了。
一番话,让任正非暗暗对这个看似文弱的女人,产生了敬佩感。
当这笔钱给员工发完工资后,果然士气大涨,研发进展也有了新的突破。
这一次,孙亚芳的和风细雨、善解人意,给华为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雷厉风行的孙总
“小胜靠智,大胜在德”
“小胜靠智,大胜在德。”这是孙亚芳在一次内部的干部会议闭幕式上提到的。
无论是德还是智,在孙亚芳这里可都可以理解为,对企业的忠诚,对追随者的真心。
2003年左右,任正非压力特别大,全球TI产业泡沫破灭,华为第一次出现收入下滑,大家的信心瞬间跌至冰点。
同时,思科电子指控华为盗用思科的部分源代码,思科副总裁还专程来中国,要求华为立即停止销售,并赔偿。
更重要的是,思科出巨资肆意抹黑华为,要致华为于死地。
这压得任正非几乎喘不过气来,徘徊在抑郁症的边缘。
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任正非就经常给孙亚芳打电话。
一方面因为她女性独有的细腻温婉,另一方面也因为孙亚芳比一般人更懂任正非。
在孙亚芳的建议下,华为采取迂回战术对抗思科,跟思科的对手合作,聘任最厉害的律师事务所,邀请他们来华为的工厂参观。
参观以后,律师们被华为的研发实力震撼到了,他们相信华为一定是清白的。
给到反击的唯一方式:告思科垄断。
孙亚芳很快采用这个建议,同时借用网络造势,打出华为是民族企业的感情牌。
僵持一年多以后,思科私下主动找华为求和,最终达成和解。
对外这一战虽然胜利了,但内部的种种纠葛,依然让任正非压力重重。
好在,不管什么时候,孙亚芳都坚定站在任正非的后面。
任正非母亲出车祸的时候,任正非正在伊朗出差,得知消息后,他心急如焚,但转机飞回来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
第一时间,是孙亚芳赶去照看。
可以说,任正非的许多重要事情都离不开孙亚芳的陪伴。
有一年,任正非癌症需要做手术,但不敢走漏风声,害怕传出去对各方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事就只有孙亚芳一个人知道。通过她的安排,任正非从飞机上一下来就直接到医院,做完手术后,整个病房冷冷清清的,连一束花都没有。
病床前,也唯有孙亚芳静静地陪着。
孙亚芳曾说:“不像普通员工生病,至少还有人来看望,有一束鲜花,任总就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
做事业,历来需要付出,需要牺牲。
任正非这种拼尽全力的投入,无形中也影响着孙亚芳。
孙亚芳20多岁时,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后,此后再没有结婚,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华为。
在华为内部,流传最广的一个词叫:“左非右芳”。
简简单单四个字,直观明确地概括出孙亚芳在华为的地位,和员工心中的份量。
在华为人的往来邮件上,所有领导都要出现全名,只有任正非和孙亚芳才能被称为“任总”、“孙总”。
被称为孙总的孙亚芳,那时身为华为董事长,自然也有严厉的一面。
曾经,有下属拿一份资料给孙亚芳看,她问某部长是否看过,对方回答,应该看过了。
孙亚芳立即非常严肃地说:“不能是应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几乎所有华为人都知道,如果忘记在展会上打领带,被孙亚芳看见的话,铁定挨批:
“个人形象就代表华为形象,你领带都不打,公司还要不要混......”
执掌着千亿企业,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孙亚芳的压力特别大。
她的严厉背后,何尝不是一番苦心和对企业的热爱。
就像任正非说的那句话:
“要敢想敢做,要勇于走向孤独。不流俗、不平庸。”
铁马女战士
“惶恐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
孙亚芳最喜欢韦唯唱的那首《心愿》,里面有句歌词:
“燃烧的永远是热血,不朽的永远是信念!”
这句话,恰好是孙亚芳对华为,付出多年努力的最好诠释。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孙亚芳,才是推动华为狼性文化的那个人。
1996年,华为自主研发的数字交换机在市场上反响不错,收益大幅提升。
但问题也很快暴露出来,员工腰包鼓了,干劲大幅下降,尤其是中层干部,准备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看到此情此景,孙亚芳坐不住了。
她认为改革势在必行,先跟相关管理人员沟通,但大部分人不赞同改变。
于是孙亚芳牵头,带领市场部7000多个员工,向公司递交两份报告:
辞职报告和述职报告,在华为掀起了“先辞职、再竞岗”的风暴。
任正非说,我只会在一份报告上签字。
最后,这场变革撤掉了6位办事处主任,营销队伍也有30%的人离开。
这一战,标志着华为从“公关型”向“狼型”的转变。
也让任正非对孙亚芳的信任,再次提升。
任正非曾说:“维持现状就是落后,满足现状就是等死。”
这一点,孙亚芳应该比任正非更有感触,更有危机感。
当确定以“狼性文化”为基调后,孙亚芳斥巨资引进了IBM的咨询公司,为华为量身定制人才管理体系。
这一套体系,在孙亚芳的运筹帷幄下,逐渐演变为华为独特的选、育、用、留四个人才体系模块。
也就是华为“狼性文化”中强调的,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
曾经,有一则传言:
看看那些出差“呼朋引伴”一大波人的,肯定是华为公司的业务员;
而出差只有“孤身一人”的,是中兴公司的业务员;
不出差谈业务,“坐等上门”的,是北电和大唐电信的……
在孙亚芳看来,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使命感。
她说:“什么叫使命感?要真正拿心去做,才是有使命感,心中装着客户才叫有使命感。”
所以,华为市场部人员外出谈业务,可以等客户一个星期。
常常是,还没到上班时间,华为人就已经在客户的办公室门外候着。
客户一来要忙着开会,销售人员就去会议室门口等。
会议开完,客户要约人吃饭,华为人笑着说自己可以再等。
一个多小时候后,客户吃完饭回来,一出电梯门,就看见华为人还在那里,一问根本没吃饭,惊诧之余,这才跟销售人员谈起业务来。
就是靠这样的“华为式训练”,华为销量猛增,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曾经,很多人认为华为的“狼性文化”有些偏执。
但孙亚芳的解释是:“惶恐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
外柔内刚双面人
“我们没有对手,我们的对手就是自己”
在每年的年终会上,孙亚芳的总结发言,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
她不用惯常的汇报、总结、反思、展望这样的模板。
而是,以她自己的独特方式进行讲述。
这些发言总结,最后都会刊发在华为的内部刊物上。
而且,任正非不止一次公开引用孙亚芳的发言,也多次表示,她对华为的贡献,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市场部大辞职所带来的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
孙亚芳的多次主动积极,和敢于担当,让任正非对她的信任感达到一百分。
1999年,华为公司需要一个董事长,任正非建议孙亚芳为第一候选人。
最后,孙亚芳全票当选。
这让任正非很欣慰,他迫切需要孙亚芳这样聪慧干练的“臂膀”。
事实证明,这份放心与重托,没有被辜负。
2001年,任正非最信赖的华为副总裁李一男,带着一批技术骨干离开,成为华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李一男,曾在26岁就成为华为副总裁
人才的储备又一次成为焦点,任正非召开讨论会。
会上他说:“现在的华为太虚弱,需要大量招兵买马,引入外部人才。”
说完,要求大家对“新兵”的培训、派遣,拿出具体方案。
参会的几位核心人物思考后表达看法,想让孙亚芳再来一次几年前那样的全体辞职。
但是,孙亚芳却极力反对:
华为不能成为人才集散地,我们必须想办法留住华为想留住的人,让‘狼群'在矛盾和平衡中不断奔跑。
她深知任正非想要“饿狼”,但任何人来到华为两三年,都会成为“饱狼”,到那时,真正的人才被埋没,还会增加很多成本。
如今正在逐步完善体系,应该建立一种更加弹性化的机制。
从此以后,所有管理干部实行能上能下,又一次推动华为快速发展。
对内,孙亚芳敢于跟领导“正面硬刚”;对外,孙亚芳总是和风细雨,举止优雅。
华为的许多重要接待活动,几乎全是孙亚芳出面,包括英国文化大臣的来访,G20峰会期间对印尼总统介绍华为手机等。
她的亲和力、气场和独特魅力,让人如沐春风。尤其是,孙亚芳的全英文演讲,让无数人倾慕。
任正非也曾夸奖孙亚芳在百忙之中,还要抽时间学习英语。
《财富》杂志曾这样评价孙亚芳:她口才和风度俱佳,但行事低调,
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奠定了华为高效的执行文化,更以女性追求细节、完美的天性,推动华为内部管理精益求精。
智慧女舵手
“烧不死的鸟都是凤凰,从泥坑中爬起来的才是圣人 ”
孙亚曾说:领袖是自己悟出来的,也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
这句话本来是在会议上鼓励员工讲的,却无形中成为孙亚芳自己的成长写照。
从进入华为开始,孙亚芳就一直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协调和扶持作用。
孙亚芳进入华为的第二年,牵头21个省会城市的邮政系统,联合出资成立莫贝克公司。
这个公司的成立,解决了销售和资金的两大难题,所以,各地邮电系统投票决定管理者。
谁知,大家都把票投给了西南地区的一家电信负责人。
这事让华为感到很为难,担心以后不好管理公司。
孙亚芳考虑良久,又跟几个股东代表商量,决定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协商董事长改选。
最后,临时会议一致通过任正非为董事长。
在孙亚芳身上,最亮眼的一点是,她永远清醒、看得广阔、想得深远。
就像2007年那件轰动全网的事。
经过几轮高速发展和扩张后,彼时的华为内部又出现管理混乱,人浮于事。
这一次,孙亚芳又义无反顾站出来,提出打破“论资排辈”这一习俗,所有工龄超过8年的人,重新竞聘上岗。
谁有能力,谁就先选好岗位,没有能力或是不认可华为的管理理念,可以选择退出。
这个举动,炸开了华为新老员工的内心和行动力。
虽然这一次“换血”,整整花费了10亿元,但华为内部的气势和效能,得到明显提升。
这践行了任正非的那句话:
“如果我们不主动打破自己的优势,别人早晚也会来打破。”
在华为,除了孙亚芳,没有第二个人对任正非的话,能充分地理解和做出准确反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因为任正非对孙亚芳的了解。
很多年前,孙亚芳给任正非的报告说:
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由知识、管理创造,因此要体制创新;
二、让有个人成就欲望者成为英雄,让有社会责任的人成为管理者;
三、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接班人承认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自我批判能力。
这被任正非当作华为的根本宗旨,也出现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里面。
所以,与其说是孙亚芳非常懂任正非,不如说,因为两个人的理念与目标,非常一致。
那就是:要把华为打造成世界上最出色的企业。
回头看,崎岖坎坷 向前看,永不言弃
2018年,63岁的孙亚芳,将董事长这一权杖,移交给梁华。
经历长达26年的操劳辛苦,孙亚芳也应该退休了。
但是不管她在哪里,我们相信,她对华为的初心不会改变半分。
前不久,罗振宇在演讲中提到,他收到华为云销售员的一封邮件,里面说:
我们为得到公司联系了一个500万的订单,只要你们愿意,马上就可以签约。
请你们不要有任何顾虑,你们的签约,跟华为云能否为得到公司做数据服务,没有一丝关系。
我们华为云做事情,不是要赚客户的钱,而是要帮客户赚钱。
这一项销售技巧,堪称惊艳。
除了让收到邮件的罗振宇瞬间被征服,更让无数人看到了华为销售人才的极致用心。
这件事,正好将华为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
从去年开始,华为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中,以至于今年不得不剥离荣耀。
但我们相信,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就像前不久,华为在微博上发布的那张图片。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熬过去,就是胜利;活下来,才会海阔天空。
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这句话,不仅是华为的写照,是任正非和孙亚芳的精神,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信念。
这个冬天确实很冷,但请你再撑一撑,江湖路远,道阻且长,他日我们高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