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tion
innovation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个人主页被 1236 人浏览

回答
13
文章
3
粉丝
0

澳门卫生局副局长郑成业:推动“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品牌,助力中医药走向国际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蓉 佛山报道

今年7月,一款主打散瘀消肿、祛风止痛功效的千里追风油获得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签发的首张澳门药品跨境“委托制造许可”批件。这款名叫“马交牌千里追风油”的产品是澳门澳邦药厂有限公司跨境委托粤澳药业有限公司在横琴生产的。

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携手合作,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粤港澳三地积极探索整合优势资源及深化合作,为推进三地中医药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9月14日于佛山举行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副局长郑成业将国家发展政策和机遇对澳门中医药发展的影响娓娓道来。

据介绍,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特区政府积极配合国家推动中医药发展,全力支持澳门中医药事业不断改革和突破。1999年,澳门特区政府正式将中医药服务引入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增加了中医保健门诊服务。澳门现有的9间卫生中心中有6间可以提供免费中医服务,受到市民欢迎。

而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中,澳门特区政府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细化措施包括推动中医药服务的社区保健运动、产学研一体化、持续培养中医药人才、发展中医药研发制造的相关产业等。

事实上,在人才培养方面,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去年还有1名中医获得“全国名中医”荣誉。今年初,澳门卫生局批准成立“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致力于制定具有澳门特色的中医药经验方和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开展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相关课题研究,开展“师带徒”工作,培养本地人才。

高校方面,澳门具有全日制中医中药学位俱全的教育机构。澳门科技大学已设立中医药学院,学位涵盖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专业涉及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以开展中医药创新研究和生物医药类硕博士教育为主要任务,设有生物医学、中药学、医药管理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2011年1月,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联合设立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开展系统的转化型研究,为中药创新研发建立科学质量标准。

此外,澳门特区卫生局积极举办各类培训活动,邀请内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本地中医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术以及经验传承。2020年至今年8月已经举办24场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专题培训班。

科研方面,2020年成立澳门中药研发中心,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研所、香港研发中心、知名中医药集团等顶尖产学研单位,聚焦经典名方与配方颗粒研发、优势大品种升级研发、健康精品研发3条主线。2011年4月建立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以及发展大健康产业为思路与规划开展工作。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推动落实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粤港澳经济合作一体化步伐也逐渐加快、加大。政府与企业正致力打造‘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品牌。”郑成业介绍,去年公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支持发展中医药澳门品牌工业,加快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努力推进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建设,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注入新活力,也让澳门制造有更多机会进入内地。

面向未来,郑成业谈到,无论是国家去年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还是之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又或者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都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未来,澳门特区政府将以葡语国家为切入点,为中医药产品国际注册和贸易提供服务,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此外,还将在中医法规建设、研发能力建立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保障力度,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今年第二次降准了,m2总额马上300万亿,水不可谓不多,放水不可谓不及时。然而股市跌,房市跌,汇率跌,水呢?
钱去哪了,看了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的分析是唯一靠谱的,虽然有些委婉。
孙教授分析,中国经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二元结构。这个二元结构的两个部分,不是很准确地说,一元叫国计,一元叫民生。形象点说,也可以叫作上半身与下半身。其中,国计的部分,都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了,包括解决卡脖子的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升级的高端部分、专精特新、军工及政府部门等,总之是比较重要的高端部门。另一元是民生部分,则是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部分。
如果分成这两个部分看,问题就很清楚了。市场上看起来充足的货币去了哪里了呢?主要去了国计的部分。就是在上半身循环。尤其是制造业中的高端部分和政府国企部门。而在另一元,即在民生部分或下半身流入的就比较少。因此,这部分就感受不到钱多了。相反,这部分感受到的是失业、收入下降、债务压力、预期变坏。

一文了解6G应用场景及各国进展

未来3至5年将是6G布局抢位的关键窗口期。

在全球6G专利排行方面,我国以40.3%的6G专利申请量占比高居榜首。

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提出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此后,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再次强调,我国将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将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的研发。

尽管全球产业界尚未对6G形成统一的共识且未形成统一标准,但对于6G商用演进时间节点看法较为一致:2030年左右将开始商用,因此未来3至5年将是6G布局抢位的关键窗口期。

业界共识还包括,6G将以更高速率、更低时延、高可靠和智能化等特性,有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工作效率,给用户带来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新体验,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动力。

为把握6G技术制高点,全球各国正竞相布局。

01
三类应用场景

相较于5G,6G将依托内生智能的新型网络、通信感知一体化等潜在关键技术,实现更大规模连接和更强可靠性。
344f51c8f7cb779195d7841d689e2642.png

6G潜在应用场景可分为全覆盖多样化智能连接应用、高保真扩展现实类应用和智能化行业类应用三类。

第一类是全覆盖多样化智能连接应用,主要指借助地面移动蜂窝网络、卫星互联网、无人机等空中平台的灵活部署以及各种超低功耗、超高精度智能连接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空、天、地、海立体空间内近乎无死角的全球泛在连接。

通过全覆盖的高速网络,不但可以满足常规环境下海量连接、超高传输速率的互联网和物联网各种深度覆盖需求,还能实现各种极端自然、灾害环境下的应急通信、特种通信的实时智能化连接,实现信息的高效精准传输。潜在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空天地一体化通信、水下通信和量子通信等。

第二类是高保真扩展现实类应用,指6G时代信息交互形式将进一步由AR/VR逐步演进至高保真扩展现实(XR)交互为主,甚至是基于全息通信的信息交互,最终将全面实现无线全息通信。

在这类应用里,用户可随时随地享受全息通信和全息显示带来的体验升级——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乃至情感将通过高保真XR充分被调动,用户将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身临其境般地享受完全沉浸式的全息交互体验。潜在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虚拟网游和虚拟演唱会等。

第三类是移动化智能化行业类应用。智能化是6G系统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能力,也是支持各种多维度、深层次智慧应用的基础。

6G将与工业、交通、教育、医疗等各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并催生新业态、新服务。潜在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工厂、智慧车联网、智能机器人、新型智慧城市、远程精准医疗和无人探险等。

02
各国竞相抢占制高点

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高度重视6G研发,力图抢占6G战略制高点。

其中,美国联合盟友开展技术标准研究,积极建立美国主导的6G生态圈。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率先开放95GHz至3THz 6G试验频谱,Keysight获得首个6G试验牌照。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边缘网络,核心政策:保护美国的6G未来》,对加强美国未来6G竞争力提出相应建议。众议院通过的《提高美国在无线技术领导力法案》要求提高美国在6G无线通信网络标准制定中的领导地位,《未来网络法案》要求尽快建立由政府、企业、公共利益团体组成的6G工作组。美国还积极联合盟友开展研发活动,美国电信行业解决方案联盟联合日欧韩等的主流ICT企业共同组建Next G联盟,推动6G全流程合作。

欧盟方面整合多国力量共同推动6G研究。欧盟6G旗舰计划Hexa-X项目由诺基亚牵头,联合爱立信、西门子、阿尔托大学、英特尔、Orange等22家企业和研究机构,聚焦6G的应用场景与关键技术。欧洲各国通过设立研究中心、财政支持、国际合作等手段积极推动6G研究,重视6G应用场景研究。

韩国通过政产学研协作抢跑6G研发布局。韩国成立了“6G研究小组”推动6G核心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宣布将于2028年率先实现6G商用,还成立了由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运营商、设备企业、中小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6G研发战略委员会,组织政产学研各界力量定期召开研讨会并制定研究项目。

日本视6G为构建社会5.0的基石,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日本总务省推出了“6G综合策略”和“Beyond 5G推进战略”,并设立由政产学研各方组成的Beyond 5G推广联盟,负责战略的推进落实和跨部门协调。日本还积极与美国、荷兰开展6G技术联合研发,Beyond 5G推广联盟分别与北美Next G联盟和欧盟6G旗舰项目Hexa-X签署合作协议。

03
我国保持全球领先

我国在6G战略布局与技术研发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

国家战略层面,一方面我国早在2019年就建立了完善的6G推进组织,由工信部牵头成立中国IMT-2030(6G)推进组,为产业界、研究机构、基础运营商等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和技术研发;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国家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

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均提出要布局6G技术研发。

产业界层面,华南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唐移动和紫金山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均开展了大量6G相关的技术研究,并取得系列关键使能技术的研究成果。

三大运营商与华为、中兴等主流设备商和各类通信企业也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布局探索6G愿景需求、潜在技术方向和应用场景,通过组建研发团队、开展技术交流、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参与国际组织研究项目等方式推动6G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技术测试和实验验证。

目前来看,在全球6G专利排行方面,我国以40.3%的6G专利申请量占比高居榜首,美国以35.2%紧随其后,日本以9.9%排名第三。由此可见,我国在6G研发和探索方面保持了5G以来的全球领先优势。

2月份,伊拉克批准中伊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其实这逻辑也挺简单的,2022年,中国从伊拉克进口石油5549万吨,高居中国进口大户的第三位,也是妥妥的伊拉克第一原油出口大国,而破败的伊拉克,急需要大基建。对一带一路上的伊拉克来说,恨不得直接用石油换基建得了,人民币进得来也花得出去。对石油美元体系来说,伊拉克这招儿,美国不高兴,但总不能再发动一次伊拉克战争。
伊朗其实无须赘言,石油换基建,人民币中转一下,中伊双方25年的战略大合作,人民币乐享其成。

存100元,年利率需保持4.36%,200年后才有50万。
而根据美国人写的《利率史》,瑞士自从1815年复国后,有记载的1834年~1900的64年,推算出的存款平均利率是达不到4.36%的。1900~2000年平均年利率更低,平均个人活期贷款利率甚至低于2%,可推算出存款利率还要比这更低!
所以这100元不可能在这200年内连本带息滚到50万!

央企归谁管

1、广义的中央企业包括三类

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企业,从经济作用上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如军工、电信;提供自然垄断产品的,如石油;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如一般工业、建筑、贸易。

二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属于金融行业,如国有五大银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工商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属于烟草、黄金、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

2、狭义的中央企业通常指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督管理的企业。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来讲,中国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范围是比较窄的。

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金融央企”。这30家左右的央企,并不隶属国资委管理,而是归国家部委或其他团体管理。比如,归财政部、中央汇金管控的大型银行等金融央企,常见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保险公司等20多家。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群团机构管理的中央企业,常见的有烟草、黄金、铁路、广播、文化、出版等企业。
还有一种是原属国务院直接管理的企业,现归属于金融央企,它就是中信集团,以前是按照正部级配备的。还有一种是铁道部转型为央企的,国家铁路集团,高配至正部级。
再举一个例子,中央在去年组建的文化央企——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达上千亿港元。海南省副省长毛超峰任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央企业99家】隶属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企业,截止2022年12月31日,南水北调集团列入央企名单。新增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从97家增加到99家。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工业、科技、运输、能源等命脉性行业,比如,航天航空、石油石化、电力能源、船舶运输等“大块头”的龙头企业。

央企董事长什么级别

按照2020年6月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此类央企总共97家。

(一)第1-50家。对应的行政级别是副部级,俗称“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的个人行政级别是副部级,由中央任命。相应的,其副总经理等副职由中组部任命。比如,中石化、国家电网、南航。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98家实体类央企中最年轻的一员。作为我国最大型的矿产类企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行政规格自然不低。从目前公开披露的消息来看,它应该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52家副部级实体类企业之一。换言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行政规格应该是副部级。

(二)第51-97家。对应的行政级别是正厅级。董事长、总经理的个人级别是正厅级,副总经理核定为副厅级(很多高配正厅级)。班子成员均由国资委任命。比如,中国中车、保利。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领导

2022年12月27日,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张玉卓同志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
080e9db9da5b2fff61d19e2bff6f9a1e.png
(资料图 来源:国新网)

公开履历显示,张玉卓出生于1962年1月,198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他是洁净煤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煤制油化工技术研究。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此番履新前,他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早前他曾任: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张玉卓是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一、98家央企总部城市分布

国资委98家央企总部城市分布如下:

1、北京排名第一:69家央企总部。

2、上海排名第二:6家央企总部,包括中国船舶、中国宝武钢铁、中远海运、东航、中国商飞、中国电器装备集团。

3、雄安新区排名第三:4家央企总部,包括中国华能、中国星网、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中化。

4、深圳、香港、武汉并列第四,分别有3家央企总部。
深圳央企总部包括:中国电子、中广核、华侨城。
香港央企总部包括:招商局集团、华润、中国旅游集团。
武汉央企总部包括:三峡集团、东风汽车、中国信科。

5、广州排名第五:2家央企总部,包括南方电网、南方航空。

6、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鞍山、大连、成都、赣州、珠海等8个城市排名并列第六,分别有1家央企总部。
长春:中国一汽
哈尔滨:哈电集团
齐齐哈尔:中国一重集团
珠海:南光集团
南光集团较为特殊,国资委央企名单公布形式为: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所在地不同,特此补充说明。南光(集团)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澳门的央企公司,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则是在珠海成立。
鞍山:鞍钢集团
成都:东方电气集团
赣州:中国稀土集团
大连:中国华录集团

二、98家央企掌托人简介

0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余剑锋,男,汉族,1965年10月生,甘肃省天水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0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吴燕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7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中共二十大代表.

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0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袁洁,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8月出生,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0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谭瑞松,男,汉族,1962年2月生,湖南攸县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设计及制造专业本科、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专业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05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杨金成,男,1963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1988年7月硕士毕业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电源工程专业,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12月在职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电力与电子传动专业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0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刘石泉,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2019年3月,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07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许宪平,男,1964年9月生,吉林梨树人,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国际管理学院企业重组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0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陈肇雄,男,汉族,1961年9月生,福建莆田人,1985年2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

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09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曹建国,男,汉族,生于1963年8月,安徽枞阳人。199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3月参加工作,航天部三院三部飞行器导航控制系统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0
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温刚,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山西太原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融通集团董事长。

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戴厚良,男,汉族,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马永生,男,汉族,1961年9月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84年马永生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毕业,1987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地质系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汪东进,男,1962年7月出生,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石油钻井专业。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4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张伟,男,清华大学生物化工专业硕士,后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硕士,高级经济师。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党组书记。

1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图片

辛保安,男,汉族,1960年10月生,河南辉县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参加工作,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孟振平,男,1962年10月出生,汉族,山西临猗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毕业,高级会计师。

中共二十大代表、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7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温枢刚,1963年2月生,1986年6月参加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学历(1979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专业学习,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汽轮机专业工学硕士)。

现任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8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邹磊,男,汉族,1966年6月生,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

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9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江毅,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广西藤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

20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钱智民,男,汉族,1960年11月出生,江苏宜兴施荡村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雷鸣山,男,汉族,1961年9月生,山西河曲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4月参加工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2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刘国跃,男,汉族,1963年12月生,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后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现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3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柯瑞文,男,汉族,江西瑞昌人,1963年12月出生,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刘烈宏,1968年10月生,研究生,管理学博士,中共党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杨杰,男,1962年7月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6月入党,1984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专业,2008年获得法国雷恩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26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张冬辰,男,1962年11月生,河北冀州人,中共党员,1983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遥控遥测专业本科毕业,1999年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27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曾毅,男,汉族,1965年5月生,四川泸州古蔺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系统工程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8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徐留平,男,1964年10月生,江苏扬中人,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竺延风,男,汉族,1961年3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工程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30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刘明忠,男,汉族,1959年1月生,甘肃榆中人,197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国际认证高级职业经理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一重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31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张晓仑,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河北遵化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机专业并获工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并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高级工程师。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32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曹志安,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热能动力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33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俞培根,1962年11月25日出生,汉族,籍贯浙江海宁。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浙江大学热能动力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BA。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34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谭成旭,男,汉族,1963年9月生于辽宁大连,山东牟平人,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35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陈德荣,男,1961年3月生,浙江永嘉人,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92年3月入党,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中钢集团管理委员会主任。

36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姚林,男,汉族,1965年10月生,江苏省南通县(现南通市通州区)人。中共党员,1988年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

37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刘祥民,男,1962年6月生,湖南省祁东县人,毕业于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38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万敏,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今上海海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师。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远海控第六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董事长。

39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马崇贤,男,1965年6月生,内蒙古五原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入党,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计划统计专业,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40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李养民,男,汉族,1963年8月生,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复旦大学获得高级工商管理(EMBA)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格。

现任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东航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41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马须伦,男,汉族,1964年7月生,河南商丘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工程硕士,注册会计师。

42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李凡荣,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江西南昌人,200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现长江大学)石油开发系采油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后获英国卡地夫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先正达集团董事长,中国金茂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43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吕军,男,汉族,中国国籍,1967年生,河北辛集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工程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现任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44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翁祖亮,男,汉族,1963年7月生,福建福清人,大学,工学学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

现任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45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于旭波,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山东文登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商管理硕士。

现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46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郑学选,男,1966年4月生,1989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工民建专业,大学学历,1987年7月入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兼任中国建筑战略研究院院长。

47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邓亦武,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湖南攸县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研究员。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48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付刚峰,男,1966年12月生,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现长安大学),财会专业学士,管理工程硕士学位,高级会计师。

现任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非执行董事。

49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缪建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现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央财经大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及中央财经大学等学校硕士生导师。

50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王祥明,男,1963年出生,安徽怀远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51
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陈寅,男,汉族,1962年9月生,江苏南京人,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52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贺东风,男,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工程硕士。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53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宋鑫,男,汉族,1962年10月生,河北尚义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EMBA,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54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图片

苟护生,1964年6月生,陕西省礼泉人,1985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有色金属冶炼专业。曾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总经理。

现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55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朱碧新,男,汉族,1965年生,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现名为重庆交通大学),获得交通运输管理专业学士学位,后取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6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王树东,男,1964年10月生,汉族,内蒙古赤峰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热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

57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胡善亭,男,汉族,1964年7月出生于山东胶州,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煤田地质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1995-1996年在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58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王德成,男,生于1962年10月27日,北京市人,1985年从当时的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毕业,在大学主修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59
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刘安栋,男,汉族,1964年2月生,湖南祁阳人,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专业,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

现任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60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张少明,1962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委员。

61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戴和根,男,汉族,1966年1月生,安徽绩溪人,1987年参加工作,高级经济师。

现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62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李耀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出生,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国盐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63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周育先,男,浙江诸暨人,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64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奚正平,男,汉族,1966年1月生,安徽芜湖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65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敖宏,男,汉族,1961年6月生,云南保山人,祖籍广东阳江,出生于云南德宏,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66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赵晓晨,男,中共党员。

现任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67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韩龙,男,汉族,1964年4月生,江西南昌人,1989年10月参加工作,200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毕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正高级工程师。

曾任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68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卜玉龙,男,现任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6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片

王俊,男 ,汉族,196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 。研究员、工学博士。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70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孙永才,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吉林长岭人,无境外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共二十大代表。

现任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71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周志亮,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72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陈云,1963年生,无境外居留权,正高级经济师,毕业于河海大学(华东水利学院),获得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73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汪建平,男,汉族,1960年10月生,陕西榆林人,1982年11月参加工作,198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7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王彤宙,男,汉族,1965年12月生,山西临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授权代表及香港联交所电子呈报系统的主要授权人士。

75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鲁国庆,男,1962年10月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曾任烽火通信董事长。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76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曹江林,生于1966年10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会计专业本科毕业,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南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常委;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现任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77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余红辉,男,汉族,1968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现任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78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刘敬桢,男,汉族,1967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伊春市,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系统自动化专业(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体系联盟理事长。

79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刘化龙,男,汉族,1962年生,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焊接专业,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80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

文兵,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8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图片

牛建华,男,现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82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图片

贾春曲,男,现任中煤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83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贾世瑞,现任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84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崔志雄,男,研究生毕业于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南开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85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周强,男,中共党员,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86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徐思伟,男,汉族,1966年生,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专业,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国际商务师。

现任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87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丁焰章,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湖北罗田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现三峡大学)水利工程机械专业(本科),1984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现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8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宋海良,男,汉族,1965年7月生,中共党员,1987年参加工作,教授级高工,天津大学管理博士。

现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

89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周国平,男,汉族,1960年7月生,江苏武进人,1979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武警少将警衔。 先后在济南军区、南京军区、总政治部和武警部队工作。

现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部长级干部,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90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卢进,男,汉族,中南大学机械系毕业,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91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杨长利,1964年3月出生,汉族,籍贯辽宁大连。1989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92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欧黎,1967年6月出生,重庆綦江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93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张振高,1962年出生,研究生,博士,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

现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94
中国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傅建国,男,1963年出生,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铁道车辆专业,并取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95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白忠泉,男,出生于1966年1月,研究生学历,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特种力学专业毕业,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

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气装备集团董事长。

96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李洪凤,男,1964年生,山东黄县人,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高级政工师。

现任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97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周渝波,男,汉族,1960年生,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本科,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高级经济师。

现任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98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许增德,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籍贯山西榆次,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电力工程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执掌丰田汽车13年的现任社长丰田章男近日突然宣布辞职,从4月起将由现任“雷克萨斯”部门的负责人、公司执行董事佐藤恒治出任社长。丰田突然换帅的消息,引发了全球汽车业界的广泛关注。
丰田章男在1月2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需要由年轻力量来实现创新。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社长 丰田章男:我已经有些守旧,为了让丰田进入未来移动出行的新篇章,现在我有必要从经营一线退后一步。
640.png
对于丰田章男自称守旧,日本舆论普遍认为这一点指的是丰田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落伍。丰田直到去年才开始首次销售纯电动汽车,在日本国内的全年计划销量不到5000台,上市仅一个月后就进行了多次召回。与纯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相比,尽管丰田的整体销量是特斯拉的8倍,但市值去年一度只有特斯拉的1/3。
作为传统车企,丰田在新能源的发展思路上长期侧重于发展混动车。分析人士指出,造成这一发展策略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需要顾及本国汽车工业550万人的就业和技术延续。
丰田方面近期表示,正在考虑采用纯电动汽车专用底盘,被业内人士视为加快纯电动汽车发展步伐的信号。

浙江日报:
浙江大学光电学院的狄大卫教授正是一位寻找“下一代光源”的青年学者。他与合作者曾创下溶液法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钙钛矿LED的发光效率纪录,近期又在钙钛矿LED的稳定性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对话狄大卫,让我们一起认识LED这项“点亮”未来的发光技术。
640_副本.jpg
制备过程中的钙钛矿LED。受访者提供

以环保的方式 照亮新的世纪

640_副本.jpg
钙钛矿发光材料测试。受访者提供。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日裔美国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让半导体发出了明亮的蓝色光束。评选委员会在获奖成就声明中预言:“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21世纪将被LED照亮。”
LED的发明被盛赞为白炽灯后“第二次发光技术的革命”。“它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节能。”狄大卫说,“白炽灯加热灯丝到两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发光,电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光能时产生大量损耗。而LED的发光并非以热辐射的形式实现,而是利用半导体中的电子跃迁将电能直接转化为了光能,发光效率显著提高。”
早在1907年,英国科学家亨利·朗德就已经观察到在碳化硅晶体两端施加电压后会产生“电致发光”的现象,但其发光特性较差。直到196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究人员尼克·何伦亚克才创造出了一种名为磷砷化镓的材料,并利用它制作出了红光LED。何伦亚克也因此被称为“发光二极管之父”。
那么诺贝尔奖为什么唯独颁给了诞生最晚的蓝光?
狄大卫解释,这是因为在可见光中蓝光波长最短、能量最强。以它作为基本光源激发其他荧光材料,能够产生能量较低的各种颜色的可见光。不同光色的组合也可以实现用于日常照明的白光,或者用于显示技术。蓝光LED补齐了光谱,才使得LED在照明与显示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狄大卫记得这样一个数字:照明大约消耗了全球五分之一的电力资源。大量的能源消耗背后,产生的“碳足迹”不容小觑。据我国最新的电网排放因子显示,每发一度电,将排放出约0.58千克的二氧化碳。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加速必将使照明需求只增不减,但能源与环境危机同样攸关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LED成为了世界各地“绿色照明运动”的主角。
有数据表明,在同样亮度下,LED的耗电量大约是白炽灯的十分之一、荧光灯的四分之一。不仅如此,LED的使用寿命也很长,可以达到白炽灯的十倍甚至更久。可见,如果能够实现LED对传统光源的全面替换,不仅能够极大地节约电力资源,还能省下耗材和人工维护成本,在各个环节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改变一个灯泡,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这样说。在今天,这句话依旧启发着我们去寻找更节能、高效的光源。

更精巧的光源 更丰富的信息

640_副本.jpg
狄大卫、赵保丹与郭兵兵(从左到右)在实验室。浙江大学提供
光是信息传递的媒介。
蓝光LED诞生后,它所使用的氮化镓材料被用于制作半导体激光器,用在高密度光存储、激光直写光刻等技术中。比如,常见的蓝光DVD就是用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在单位面积上,波长更短的光能够覆盖更多的信息,相应的光储存产品的容量也更大。
“LED和激光二极管,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狄大卫说。
思路拓宽,狄大卫又补充道:“我们身边的很多信息也在‘发光’。”想象一下,一天中,我们需要从几块小小的屏幕上获得多少重要信息?的确,从电器的指示灯,到街头的信号灯、广告牌,再到人人不离手的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本质上都是一个个光源。
这就要提到OLED。在所谓“下一代光源”中,OLED是目前商用化最成熟的一个,智能手机、高清电视等高端电子设备都会用到它。它的一大特点是可以主动发光。相较于把LED作为背光层的液晶屏,OLED产品非常轻薄,可实现超大面积,甚至可以弯曲一定角度,做成曲面屏、可折叠屏。
“OLED还能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的表达因此更加准确了。”狄大卫说,液晶显示器无法表现的“纯黑色”,OLED屏幕就能做到。
但这一技术并非完美无缺。发光分子材料是OLED的核心,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阻碍OLED技术突破的瓶颈。主流技术中,这种材料使用一些基于稀有重金属的磷光材料,通过真空蒸镀法进行制备。这些小分子材料虽然发光效率很高,但也存在几大问题——重金属成本高昂且普遍存在毒性;蒸镀法工艺复杂;关键技术与专利被欧美、日韩等国垄断。
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读博士期间,狄大卫就在寻找一种效率能与小分子材料媲美的OLED发光分子。2016年,他从校外合作者寄来的一大堆发光分子中筛选出了几种新型分子,它们的种种特质引发了狄大卫的好奇。
“这些分子采用金、银、铜等常见金属,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并且能通过更为简单的溶液法制备。”狄大卫说,实验室团队利用这些新型分子制作溶液法OLED,实现了高达27.5%的器件发光外量子效率,与蒸镀法OLED持平,在当时创造了低成本溶液法LED效率的世界纪录。
这项成果被学界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溶液法制备的聚合物LED早在1990年就被我的博士导师理查德·弗兰德院士等人提出了,但它在发光效率上一直不具备竞争力,我们的成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OLED技术路线,有望打破一直以来的专利技术垄断。”狄大卫说。
当下,人们对发光屏幕传递的信息质量要求仍在不断提高。高端电视、电脑、手机以及虚拟现实等应用,需要尽可能地减轻屏中世界的像素感,让视觉体验更加接近真实,显示技术必须向更严苛的方向与时俱进。
OLED之外,狄大卫团队也在进行与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相关的课题研究,通俗来说就是把LED做的更小、更精密,向“高端显示”的目标靠拢。
“人类所有的科学技术都可被认为服务于三个领域——能源、信息和生命健康。”狄大卫这样总结,LED的发明节约了能源,也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未来,这场变革还将继续。

最年轻的LED 从奇迹材料中诞生

640_副本.jpg
钙钛矿LED。受访者提供。
在狄大卫专注于OLED研究时,一种更年轻的LED诞生了。
2014年,狄大卫的导师和同事们最先尝试用钙钛矿制作LED。刚开始实验时,这些器件亮了几秒就熄灭了,测试出的发光效率不到1%。狄大卫开玩笑说,这顶多能做个闪光灯。
钙钛矿是什么?其实,它并不特指某一种矿物,而是一类结构相似的晶体的总称。钙钛矿的发现已经是200年前的事情,但它“火起来”的时间却只有短短十几年。2009年,日本科学家首次用人工合成的钙钛矿材料制备出太阳能电池,随后几年内,它的光电转化效率就迅速超过了其他薄膜太阳能电池——2016年,也就是狄大卫突破溶液法LED效率的那年,钙钛矿成为了《自然》杂志预测的未来光伏领域的“奇迹材料”。
“光转电和电转光,是两个互逆的过程。有科学家说过,一个好的太阳能电池很可能也是一个好的发光器件。”狄大卫说,他的导师与同事们首先想到了用钙钛矿制作LED。
有一组数字可以体现出钙钛矿作为发光材料的巨大潜力:OLED的外量子效率提高到20%,用了20多年,而钙钛矿LED的外量子效率从不到1%提高到20%,包括狄大卫等国内外多个科学家团队只花费了4年。“20%是发光外量子效率的一个重要节点。”狄大卫说,“说明钙钛矿LED的发光效率可以与OLED比拟。”
能在实验室用溶液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比OLED低廉数倍,此外有光色可调、光谱纯度高等优点,发光效率也不断刷新纪录——光环汇聚的钙钛矿LED是否已经“无敌”?其实不然。经过数年的发展,它仍然难以摆脱“短寿命”的标签。
“今年初还有科学家很尖锐地说,钙钛矿LED没有未来。”狄大卫坦言,他自己也曾一度认为,这种材料有不稳定的“基因缺陷”,在他与赵保丹等科学家将钙钛矿LED的效率提升到20%以上的那项研究中,器件只在低电流下维持了约46小时的寿命。
直到最近,质疑声才少了许多。狄大卫与赵保丹团队最新的研究终于证明了所谓的“先天不稳定”是可以弥补的,在与高亮度OLED相当的光功率——也就是与手机屏幕的中高亮度相当的功率下,由他的硕士生郭兵兵制备的近红外钙钛矿LED寿命长达3万2千多小时(约3.7年),在更低的亮度下,其寿命甚至有望达到270年。
超长工作时间的“奇迹”得益于一种双极性分子稳定剂的引入。它能同时“牵制”住钙钛矿材料内部的阴阳离子,防止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从而阻止晶体结构的相变。
正如LED走过了从红外光、红光最后到蓝光的发展历程,钙钛矿LED研究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提升各个光色的稳定性。在狄大卫团队的成果发表三个月后,韩国科学家团队也报道了长寿命的绿光钙钛矿LED。他们研发的绿光钙钛矿LED的寿命,远不如近红外钙钛矿LED。
“这个过程有点像破案一样,我们找到了解决离子迁移问题的方法,其他光色的钙钛矿LED衰减还涉及其他因素,但解决的思路或许是类似的。”狄大卫说。
一般认为,一万小时的寿命是LED产业化的门槛,超稳定近红外钙钛矿LED的实现,为钙钛矿发光技术走向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
“在光伏领域,虽然同样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经迈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说明大家对新技术还是有信心的。”狄大卫说,钙钛矿LED比太阳能电池晚出现五年,我们有理由期待,五年后,能够看到钙钛矿LED在产业化方向掀起风浪。
所有技术实现应用的可能性,都起源于实验室中一次次对极限的挑战。
狄大卫团队近期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揭示了LED超低电压发光的物理本源。LED是否存在最低工作电压的基本极限?狄大卫很多年前就在思考。到了浙江大学,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的学生们。他的一位博士生连亚霄将设想变为了现实——他制备和测试了几乎所有种类的LED,搭建了一套极其灵敏的观测系统,耗时两年多,最终发现所有类型的LED都能在一个极低的电压下释放出光子来。
这个普适物理机制的发现,表面上看仅仅属于基础研究的范畴,但只要稍加一些想象力,就能洞见它为我们描绘出的超低压光通信与计算的广阔愿景。而在狄大卫来看来,我们对科学发现应用前景的展望往往还受到想象力的局限。
“LED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还有很多未知的特性等待我们去探索。”狄大卫说。在他的实验室中,年轻的学者们做的正是这样一件纯粹的事,保持好奇,探索未知。

业界认为,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成本、产品性能、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氢能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在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

上市进程受阻

根据上交所官网显示,9月30日后,3家企业科创板IPO均处中止状态。公开信息显示,原因皆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补充提交。到11月2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国富氢能正式撤回了科创板IPO申请。

近年来,氢能企业在技术、产品制造、融资等领域的能力不断进步。为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及规范化管理,越来越多的氢能企业将目光投向科创板,加快上市步伐。今年6月,捷氢科技、国富氢能、治臻股份在短短3天内相继在上交所披露了科创版IPO招股说明书。

清晖智库创始人、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氢能企业寻求科创板上市,是符合国家或科创板块的预期条件的,也更符合氢能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所处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氢能企业纷纷寻求上市,欲通过资本市场的助力,抢占氢能产业这块十万亿级别的大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氢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发展模式尚未明晰,企业盈利表现不乐观,作为“氢能第一股”的亿华通也面临股价暴跌、亏损持续等问题。

营业收入不符合预期

从业绩表现来看,3家企业的表现并不符合科创板高增长的预期。2019年-2021年,报告期内捷氢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2亿元、2.47亿元、5.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5亿元、-0.94亿元、-0.59亿元。国富氢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6亿元、2.51亿元、3.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8 亿元、-0.63 亿元、-0.70 亿元。治臻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0.28亿元、0.70亿元、2.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1.31亿元、0.20亿元。3年来,除治臻股份外,其他两家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氢能企业还存在大客户频繁变更或业务过于集中的情况。根据捷氢科技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0.00%、98.33%和77.51%,客户集中度较高。同时,在采购方面,上汽集团及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也是捷氢科技最大的供应商,2021年的采购金额达1.7亿元,占比采购总额的3成以上。

3家企业招股书显示,国富氢能专业从事氢气增压装置与加氢站成套设备、车载供氢系统、液氢储存容器、液氢罐箱等产品的设计、制造等;捷氢科技专注于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治臻股份则主要从事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3家企业基本都聚焦于氢能交通领域。

与此同时,3家企业的毛利也在逐年下滑。报告期内,捷氢科技燃料电池系统毛利率水平分别为 47.35%、35.93%、30.78%;国富氢能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6.72%、22.39%、10.37%;治臻股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5.14%、30.97%、28.67%。

把握发展节奏

宋清辉认为,连续几家氢能企业上市遇阻,体现出行业隐忧。“由于国内氢能产业尚处在产业化初期,存在产业战略定位不清晰、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是企业IPO的拦路虎。”

“党的二十大以后,金融行业表示要将金融服务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此前,监管层在IPO审核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氢能企业内部控制有问题,特别是在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业务外包、资产管理等环节存在问题。企业上市遇到阻碍后,应认真分析自身的短板,例如独立性不足、企业内部控制等。”宋清辉表示。

多位从业人士也坦言,氢能企业科创板IPO应立足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切实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即使财报短期内显示亏损,也应体现出长期正向的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本文作者:仲蕊,原文标题:《氢能企业科创板上市一波三折》

2019年,英飞凌、三菱电机、富士电机、ABB、飞兆等海外厂商在中国IGBT市场的份额合计达48.7%,同时,从400V及以下的常规IGBT市场到4500V以上的高端IGBT市场,海外厂商IGBT产品的市场优势地位均十分明显。

从国内外主要厂商的技术代际来看,英飞凌和三菱电机的IGBT产品发展到第7代。国内市场上,斯达半导在2015年自主研发出了国际水平第6代的IGBT,比亚迪则在2018年推出了其第4代车规级IGBT4(国际第5代水平),由于目前英飞凌、三菱电机的第7代IGBT主要用于工业领域,还未推广到车规级,故比亚迪与国际顶尖厂商在芯片设计方面的技术差距预估也在1代左右。目前,英飞凌、三菱电机均已坐拥8英寸晶圆生产线,并不断加快向12英寸升级的进程,比亚迪则刚刚加入布局8英寸晶圆生产线的行列,在晶圆制造上落后于国外品牌1代。
d0235ddbab4b3310765cd3721054adcb.png
从应用领域来看,英飞凌、三菱电机在高压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覆盖更广阔的下游应用市场。英飞凌、三菱电机在低压、中压、高压领域实现了产品全覆盖,特别是3300V以上的高压IGBT技术更是被英飞凌、三菱电机、ABB三家公司所垄断。国内IGBT供应商产品主要集中于中压等级,比亚迪专注于中压等级的车规级IGBT,斯达半导体虽然提供1700V与3300V的IGBT模块产品,但是其官网产品中心显示其主流产品仍是1200V产品,国内IGBT厂商在高压领域供应能力明显不足。中车时代电气目前已实现650V-6500V IGBT全电压范围覆盖,是国内唯一自主掌握高铁动力 IGBT 芯片及模块技术的企业。

下游行业回暖,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根据电子工程世界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功率半导体下游领域中,中国市场则按份额顺序依次为汽车(27%)、消费电子(23%)、工业电源(19%)、电力(15%)、通信及其他(16%)。在国际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IGBT下游的风电产业、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迅速,对IGBT模块需求逐步扩大,新兴行业的加速发展将持续推动IGBT市场的高速增长。
08c1fc2251671c9d3ff7a915a5f51f2b.png

1
新能源汽车

根据英飞凌相关数据,新能源中汽车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价值量约为传统燃油车的5倍以上。其中,IGBT约占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成本的44%,是电控系统中最核心的电子器件之一,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有望带动以IGBT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价值量显著提升,从而有力推动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发展。
0569adc2c3d0ad4156135018cbe5781e.png
受益于政策的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5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9年受到补贴倒退和疫情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比2018年下降4%。目前,为了缓解疫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我国推迟补贴政策至2021年,行业发展正逐渐恢复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39.73万辆。
7221922f2f0bdf9cbf754c07460ac9f2.png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市场中,英飞凌公司中是绝对的龙头,市场占比58.2%,相比2016年33% 的市场占比,其市场地位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比亚迪微电子则在多年的技术积累中,逐渐成长为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份额第二大企业,2019年占比为18%。

2
风电领域

2020年,是我国风电行业获得爆发性增长的一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7167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6861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06万千瓦。到2020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2.81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81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939万千瓦。
7074aed22ed164ecf6431f4bb8aa04d2.png

3
光伏领域
中国光伏行业几经曲折,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在产业化方面取得领先优势的新兴产业之一。同时,2020年作为光伏产业补贴的最后一年,我们也看到了国内光伏产业的成长力。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为48.2GW,同比2019年增长60.4%。
c06f6c583a948d5ce9eb4db4d1e81854.png

IGBT技术加速突破,自主创新推进

自上世纪80年代IGBT开启工业化应用以来,IGBT技术经历了丰富的技术演变,涌现出六代不同的IGBT技术方案,但这些方案主要由英飞凌、三菱电机和富士电机等海外厂商主导。

目前,IGBT国产化已成为国家关键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重点之一,IGBT也被列为国家“02专项”的重点扶持项目,相关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时,广阔的IGBT市场中也涌现出一批包括中车时代电气、比亚迪、斯达半导等在内的掌握IGBT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IGBT国产化进程加速启动。
551c317ba69f410212bf1459e62b9b01.png
从我国IGBT企业目前的竞争局面来看,制造和封测模组环节竞争力较强,以上海先进半导体(积塔半导体)、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电子为主导的晶圆代工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8-12寸IGBT芯片生产的技术,并积极推进国产制造端的升级。但是在芯片设计端相对薄弱,只有斯达半导、士兰微、中车时代电气、比亚迪等少数几家公司具备竞争力。

从当前国产替代的进程来看,中车时代电气在高铁IGBT等重点领域具备了扎实的实力,斯达半导等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从工控、光伏和风电等领域先行替代。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企业为保证供应链安全以及降低产品成本,开始向国内优秀的IGBT企业采购技术水平和性价比较高的IGBT产品。未来,随着国内IGBT行业逐步突破高端产品的技术瓶颈,我国IGBT对进口的依赖有望进一步减弱,国产替代效应将持续显现。

多家上市公司逆势增长,营收利润双增

国内A股涉及IGBT业务的IDM公司主要有扬杰科技、士兰微、华润微、中车时代电气等,设计公司有斯达半导、新洁能等,还有近期因被拆分上市而备受关注的中车时代电气。其中,除了斯达半导是纯正的IGBT厂商,其他几家公司多将IGBT作为未来业绩支撑点。

2020年,从国内主要几家IGBT上市企业来看,多家IGBT厂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双重增长的局面,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3ef9889b22c9a353c27ef7c643d6d67.png
结合国内IGBT主要下游行业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国内中高压IGBT有望迎来长周期持续增长。目前产业面临材料升级、需求爆发、参与者快速增加的新局面,中国市场和中国参与者有望推动全球产业格局重塑。

前景展望

(一)借助政策东风,国内IGBT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由于国内工艺基础薄弱且企业产业化起步较晚,我国IGBT市场长期被国外大型企业垄断。同时对IGBT需求大的电动车、变频家电等产业在国内正加速成长,本土配套需求旺盛。考虑到IGBT的重要性,国内近年来出台大量相关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叠加海外优秀人才归国助力(尤其是IR被英飞凌收购后[ IR:International Rectifier,国际整流器公司。]),我国IGBT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涌现出以斯达半导、中车株洲、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企业。
f905bd9d7b7d36936c56e8d92860830e.png
2021年3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表示,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设施都绕不开电力和电子设备的应用。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新基建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轨道交通及工业互联网方面起到核心支撑作用,在5G基建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电源模块中是非常关键的元器件。

综上所述,IGBT行业的主要发展动力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工业领域属于稳健需求,增量来自于新基建;新能源发电和电网来自国家政策的推动;轨道交通是中国的优势领域。预计十四五期间,IGBT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新能源汽车拐点将至,车规级IGBT放量增长

根据近年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IGBT下游应用占比增长迅速,约为27%,已经与工控领域占比相当。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且未来汽车消费需求仍将持续提升,为国内车用IGBT厂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贸易摩擦加剧,半导体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

新能源汽车行业临近拐点之年,高端车与低端车双双加速放量,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达505万辆。新能源汽车按照车型可以分为A00级(微型车)、A0级(小型车)、A级(紧凑型车)、B级(中型车)等。以特斯拉为代表的B级EV高端车由于科技性溢价高,将持续渗透高端客群,加速替代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受补贴退坡刺激,2020年后低端车产业链将加速降本,预计2021年中低端车发力,尤其是A0级和A级PHEV将向大众市场加速渗透,头部企业率先平价。预计2022年是行业拐点之年,其中A级PHEV兼具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优点,市场接受度较高,有望在当前换购周期中率先突围。

根据富昌电子的2020年Q1市场行情报告显示,目前英飞凌、安森美、Microsemi等IGBT供应商的供货周期普遍维持在13-30周左右,且交期有延长趋势,而IGBT正常的供货周期在7-8周左右,可见IGBT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未来仍具有广阔增长空间。近年来全球市场与中国市场均保持增长态势,根据英飞凌年报披露,2016-2018年,全球IGBT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5.1、52.6、62.2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16.5%、18.4%,全球市场加速增长;国内IGBT市场持续向好发展,2019年市场规模达155亿,同比增长6.4%,过去8年间一直保持增势。
43ea99540c8cc491042d6480301804bf.png
2019年,国产车规级IGBT前10名供应商中,三家中国企业(比亚迪、斯达半导、中车时代电气)的市场份额合计仅20.4%,国产化程度低。随着国内国内企业技术的提升以及产能的扩大,预计国内厂商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除了份额提升外,国内IGBT厂商还将充分受益国内车用IGBT市场空间的快速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530万辆,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其中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2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22%。若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能够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的20%,则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从2020年132万辆提升至2025年600万辆。

(三)技术升级叠加扩产降本,进口替代有望加速

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设备中,但我国半导体大多依赖进口,很容易面临缺“芯”困境,特别是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国内多家公司遭“制裁”的当前背景下,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将成为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2020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推动中国功率半导体产业科学发展的提案”,预计在未来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国内IGBT供应商将在研发、财税、进出口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除此之外,资金实力的增强也将推动国内供应商加强在IGBT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技术升级,加速业务发展。

2020年2月4日,斯达半导成功在A股上市,募集资金超5亿元。2020年5月26日和6月16日比亚迪相继发布公告披露比亚迪半导体顺利完成A轮融资27亿元,预计国内IGBT供应商未来将在资本扶持下加速技术研发。

供求缺口与业务拓展将驱动产能提升。我国IGBT供应商在中高端IGBT产能不足,长期依赖国际巨头,导致国内下游产业公司“一芯难求”。在供不应求的市场驱动下,国内龙头的产能提升能为其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比亚迪2019年自供比率约70%,尽管其在车规级IGBT市场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但其对外供应量仅4万多套,仍具有很高提升空间,因此,比亚迪于2020年成立比亚迪半导体公司,并新建8英寸晶圆生产线,进一步扩大IGBT产能,预计在2025年比亚迪半导体内外供比例有望达到2:1。除此之外,国内龙头IGBT产品正趋向应用场景多样化发展,业务扩展将进一步刺激产能。比亚迪半导体入局工业级IGBT,斯达半导加速推进车规级IGBT,二者互相进入新市场。比亚迪核心产品为车规级IGBT,但其触角已经伸向工业级领域,目前比亚迪在焊机(瑞玲)、空调(TCL等)、电磁加热等领域已经开展与下游公司的合作,未来会进一步拓宽在变频器、光伏等方向的产品;斯达半导主要收入来源于工业控制及电源市场,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其车规级IGBT在2018年完成了客户端小批量验证,在2019年已实现大批量生产,根据其2019年股东大会披露,斯达半导体2019年生产的车规级IGBT模块已经配套了超过20家终端汽车品牌,合计配套超过16万辆新能源汽车。
ea8724ceb27013df0fdd03c69baa1d58.png
国内龙头加速IGBT产能扩张,迎来降本空间。比亚迪宁波工厂当前IGBT芯片晶圆的产能已经达到5万片/月,预计2021年可突破10万片/月,一年可供应120万辆新能源车,而随着2022年比亚迪长沙工厂8英寸晶圆生产线的建成,预计未来IGBT产能将在现在基础上大幅扩大。斯达半导大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的落地,根据公司公告,其上市募集的资金计划计划投入2.5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用IGBT项目,投入2.2亿元建设IPM模块项目,投入1.5亿元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扩建项目。比亚迪、斯达半导等国内龙头在产能扩张时有望形成规模效益,带动生产成本的下降;同时,在晶圆生产线升级、新技术研发中心设立等举措影响下,国内厂商的IGBT制造水平有望提高,从而提升原材料利用率,进一步降低芯片生产的单位成本。

技术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价格是客户的核心关切,低价换市场或为国内厂商突围之策。国际龙头虽然毛利率水平高于国内厂商,但囿于研发费用居高不下,其为维持盈利水平而对产品定价较高,这为国内龙头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机会。国内产品一方面,可通过在人力、材料等方面压低费用,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牺牲一部分净利润,采用更低的产品价格进行竞争。这样,在技术和质量满足下游市场要求情况下,国产IGBT产品的相比于进口IGBT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有望帮助国内龙头从国际龙头手中攫取客户,提升市场份额。

(四)IGBT性能提升趋于极致,SiC中长期有望接棒

IGBT已迭代至第7代,优化方向在于减少功率损耗和增加功率密度,目前性能提升趋于极致。IGBT芯片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在英飞凌、三菱等德日大厂的推动下持续迭代,尽管各厂商迭代过程技术路径存在差异,但均以降低损耗和提高功率密度作为重点升级方向,具体升级措施包括:(1)器件纵向结构:非穿通型(NPT)结构→拥有缓冲层的穿通型(PT)结构→场截止型(FS)、软穿通型(SPT)结构;(2)元胞结构:平面栅结构→垂直于芯片表面的沟槽型结构;(3)硅片的加工工艺:外延生长技术→区熔硅单晶。从第一代的平面穿通型到第七代微沟槽电场截止型,IGBT芯片迎来全面升级,以1200VIGBT芯片为例,第7代产品相比第1代,芯片面积减少75%以上,厚度减少45%以上,功率密度增加8倍,功率损耗也降低80%以上。
b9669d9cf6cd0591897f36e794becb4b.png

由于Si-IGBT和Si-FRD组成的IGBT模块在追求低损耗的道路上走到极致,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功率器件厂商纷纷开始研发SiC技术。与Si基材料相比,SiC器件的优势集中体现在:(1)SiC带隙宽,工作结温在200℃以上,耐压可达20kV;(2)SiC器件体积可以减少至IGBT的1/3~1/5,重量减少至40%~60%;(3)功耗降低60%~80%,效率提升1%~3%,续航提升约10%。在多项工况测试下,SiCMOSFET相比Si-IGBT在功耗和效率上优势显著。根据产业调研,特斯拉在Model3部分版本的主电控中使用SiC-MOSFET替代Si-IGBT。

目前,SiC材料也存在以下亟待提升之处:(1)目前SiC成品率低、成本高,是IGBT的4~8倍;(2)SiC和SiO2界面缺陷多,栅氧可靠性存在问题。受限于高成本SiC器件普及仍需时日,叠加部分应用场景更加看重稳定性,我们认为未来SiC在逐步渗透的过程中将与Si-IGBT一同成长。
f0aecb9a73c34729ed23c85012c38281.png

行业资讯

7cbe529c2db0e6794b73aa2660edb4dc.png

(一)募集资金5.096亿,斯达半导上市

2020年2月4日,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半导”)A股股票正式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斯达半导,证券代码为603290。

根据招股书,此次上市斯达半导公开发行新股4000万股,发行价格12.74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096亿元、净额为4.595亿元,资金净额将用于新能源汽车用IGBT模块扩产项目、PM模块项目(年产700万个)、技术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二)比亚迪IGBT扩产、重组动作频频,未来将寻求独立上市

2020年3月,据媒体报道,长沙比亚迪IGBT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建设,计划建设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该项目致力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电子核心功率器件“卡脖子”问题。

4月14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重组并拟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微电子”)重组完成,并已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同时比亚迪半导体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元化股东结构,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5月26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议案》,比亚迪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红杉瀚辰股权投资等多名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19亿元。

2021年初,比亚迪传出消息称已接受上市辅导。

(三)2020年3月,迈科芯半导体项目开工建设

2020年1月,迈科芯半导体项目注册落户江苏盐城经开区,3月18日,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江苏盐城经开区发布昨日报道,迈科芯半导体项目预计6月底完成施工,7月份设备陆续进场,12月份开始生产,目前洁净立板已完成80%以上的工作量。

(四)赛晶亚太半导体年产200万件IGBT功率器件项目开工

2020年6月10日,赛晶亚太半导体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新建年产IGBT功率器件200万件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按进度,项目要求9月厂房主体结顶,12月投产。

据报道,赛晶亚太新建年产IGBT功率器件200万件项目,总投资52.5亿元,计划建设2条IGBT芯片生产线,5条IGBT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年产200万件IGBT功率器件,达产后预计产值超20亿元、税收超1.4亿元。

2021年6月23日,赛晶科技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赛晶亚太半导体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生产线竣工投产仪式,IGBT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五)华虹半导体“8英寸+12英寸”全线发力,加速进军IGBT市场

华虹半导体宣布,公司将全面发力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品客户的合作,积极打造IGBT生态链。目前公司12英寸IGBT技术研发进展顺利,已加速导入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白色智能家电等市场,进一步丰富IGBT产品线,为公司增添新业务增长点。

(六)国内IGBT将添新军,利欧股份拟跨界入局

2020年8月11日,利欧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福建平潭元初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潭元初”)与上海众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挺智能”)签署了《合资协议书》,各方将就IGBT芯片及模组生产项目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开展合作。

本项目产品包括DISCRETE、IPM、PIM等封装的工业级、车规级IGBT及使用碳化硅及氮化镓材料的IGBT,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各类工业级及车规级IGBT,重点应用于高端制造、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等领域。本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条生产线,预计投资额为4.5亿元。第一条生产线预计在合资公司设备到厂后6个月实现量产。

(七)积极布局功率半导体,中车时代电气科创板IPO过会

2020年9月26日,中车株洲所汽车及工业用新一代功率半导体项目成果汇报会在湖南株洲召开,项目首批产品正式下线。

中车株洲所基于其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多年的积淀,建成以国际一流的第六代IGBT技术为基础的汽车用功率半导体生产线,形成从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全套能力。该生产线达产后每年将新增24万片中低压IGBT的产能,预计可满足240万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有力支撑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汽车工业提供新动力。

2021年5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1年第30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布,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八)英飞凌新增在华投资,扩大无锡工厂IGBT生产线

英飞凌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将新增在华投资,扩大其无锡工厂的IGBT模块生产线。无锡工厂扩产后,将成为英飞凌最大的IGBT生产基地之一。据悉,自1995年进入国内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英飞凌无锡工厂为例,每10亿芯片的缺陷数量不足4个。2019年财年,英飞凌大中华区在公司全球总营收中占比35%,成为英飞凌最大的单一营收来源区域,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九)募资5.58亿元,宏微科技闯关科创板

2020年12月22日,上交所网站信息显示,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微科技”)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资料显示,宏微科技成立于2006年8月,主要从事以IGBT、FRED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单管、模块和电源模组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招股书,宏微科技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462.33万股,募集资金5.58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资金净额将用于新型电力半导体器件产业基地项目等。

(十)35亿元,斯达半导拟投建SiC芯片/功率半导体模块等项目

2021年3月2日,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半导”)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定增不超35亿元,投建SiC芯片/功率半导体模块等项目。

公告显示,斯达半导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含本数),募集资金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投资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和Si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功率半导体模块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