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创新中心
中加创新中心 - 认证专家
sci-c.org中加创新中心

注册于 3年前
个人主页被 29042 人浏览

回答
209
文章
38
粉丝
20

助力广西产业振兴 2022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在南宁举行
日前,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广西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承办,广西科协等单位支持的“2022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许显辉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有色金属领域最顶尖的智力团队,带来了有色金属领域方面最新的理念,契合了广西的工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必将进一步深化技术合作交流,助力释放澎湃创新发展活力,助推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此,许显辉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会搭台,携手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二是以会聚才,携手打造前沿技术新高地;三是以会兴业,携手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共建“科创中国”品牌,推动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创新创业。南宁、柳州、贵港被列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中国科协将积极支持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等全国学会凝聚人才,深化与广西的交流合作,支持试点城市建设,通过“科技搭桥行动”等对接平台,以精准技术需求为突破口,引入学会专家工作站,收集企业技术难题,助力关键技术突破,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方面打造协同创新的模板,共同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开幕式还举行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贾明星向广西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授牌,标志着学会专家入桂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平台和机制。
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作了题为《建设铝加工行业的企业创新基础设施》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作了题为《机遇与挑战——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钢铁工业》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线上作了题为《先进结构陶瓷的研究与发展》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涛作了题为《红土镍矿提取冶金与材料制备新进展》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鑫华作了题为《增材制造的应用、前景与挑战》的报告。院士们的精彩报告展示了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前沿科技成果,为与会科技工作者带来了高端的学术盛宴,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
开幕式后,为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南宁市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试点城市工作小组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举办了2022“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南宁工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
会上,南宁市介绍了“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情况和南宁市工业基本情况、科技创新情况、有关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发展需求。学会理事长贾明星,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桂卫华以及有关专家就南宁市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开展深入交流、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楼伟,广西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分别就试点建设、工作部署作了讲话。纳翔强调南宁市要进一步提升“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效能,打造科技经济融合的高质量“样板间”,有关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并希望全国学会和院士专家进一步加大对广西的支持力度,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据了解,本次大会的宗旨是为我国有色金属材料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交流和共享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提高新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会以“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为主题,以有色金属材料科技创新为中心,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发展为目标,采用主会场+分会场形式进行交流,设置主会场和28个分会场,同期举办墙报交流、展览展示等活动。有关院士专家还深入南宁、柳州、防城港等地的金属新材料重点企业调研,了解自治区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科技需求,探索开展研发合作。(记者 武玥彤)
来源:光明网

来源:瞭望智库 封面/图虫创意 编辑/五谷在野
作者:新闻周刊记者 刘紫凌 白田田 余贤红 王阳
对接产业链项目11个、协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5项、帮助解决重点项目建设问题10多项……作为链长制工作中的一员,来自长沙市工信局的胡浪梳理着自己和同事们一年来的成绩单。
一年前,胡浪被选派到湖南省长沙市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办公室担任副主任,目前刚刚结束在“链办”挂职工作。
相邻的江西省南昌市,今年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冲击。作为产业链“链长”的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艳,面对疫情带来的一个个问题,一次次连夜召集多部门负责人,商讨有效的解决方案。高新区的很多企业不仅没有掉“链”,反而逆势上扬,交出让人振奋的答卷。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湖南、山东、江西等地的采访对象一致认为,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链长制成为地方政府稳链固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有力手段,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链长制串起一条条产业链、联通一家家企业、统筹一项项要素资源。在链长制催动下,产业变革浪潮涌动。
b4a1568baa6a23fd800ef7c412f51207.png
图片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现场。(2021年5月19日摄) 陈振海摄 / 本刊
1/链长制应时而生

位于湖南省中部的衡阳西渡高新区,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数十栋厂房建设正在收尾,130多家已签约的钟表产业链企业将陆续入驻园区。
放在过去,这是难以想象的。10多年前,当地曾引入一家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钣金件、铸造件等所有零部件几乎都要从广东运过来。这家“孤零零”的企业始终未能做大。
今昔对比,西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胜利感叹道,之前招商引资“放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现在如果不是主导产业、不是主导产业链上的企业,基本不会引进。
产业较成熟、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较早意识到产业链的重要性,并主动求变。
时间拨回到2017年。湖南省省会城市长沙有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但本地配套率较低;部分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未来产业鲜有布局;一些园区产业小而全、特色不明显,长沙亟需找到一条产业突围之路。
长沙市工信局投资规划与合作处副处长朱理劲回忆说,当时国家已提出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长沙开始探索如何围绕产业链来推进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工作。2017年9月,长沙市工信局牵头,联合重点园区和企业,着手研究推进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方案。
根据方案,长沙确立了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创造性地设立链长制,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明确一位市领导联系一条产业链。同时,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机制: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链长定期外出招商和调研,每年对各条产业链的工作考核排名。
一次调度会上,各条产业链的排名结果被当场通报。会后,排名靠后的产业链链长赶紧给工信部门打电话,了解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做法,逼着‘链长’必须实打实地抓工作。”朱理劲说。
链长制起初是个别地区的先行探索,随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速了链长制的推广。对各地而言,确保产业链的安全、稳定、畅通,不是选做题,而成了必答题。
2019年,浙江在全省范围推行链长制,提出各个开发区确定一条产业链并实行链长制试点,由开发区所在地市县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做好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等“九个一”机制,从而推进形成区域特色产业。这被认为是依托浙江“块状经济”的制度演变。
2020年以来,江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以及深圳、宁波、合肥等城市,因地制宜推行链长制。比如,山东建立了链主企业牵头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素保障服务等四大机制,还启动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江西11名省领导担任14个产业链的链长,把纾困解难作为链长制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既统筹解决共性问题,又精准解决关键难题。
梳理各地链长制工作,可以看出共性特点:党委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负责人担任链长,发挥高位推动、统筹协调、促进督办的作用;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发挥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政府部门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对产业链进行系统梳理,使得招商引资、投资规划等工作更具针对性。
如今,链长制还在不断进化中。比如,产业链范围由原来的二产拓展到种业、物流、文创等一产、三产;工作内容由侧重于招商引资延伸到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平台引进;工作机制方面,多地提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五链融合”。
湖南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黄学工评价说,以链长制为代表的产业链推进机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瞄准优势产业链及上下游相关企业,做到上下同心,政策支持有重点、可持续;企业发展快成长、高效率。

2/产业生态深刻变革

链长制全面铺开,催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速推进,产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既体现在价值观上,也体现在方法论上。
——在这个生态中,政府部门、协会、平台等各方纷纷赋能,优化产业链的土壤更肥沃了。
营造优良的产业生态环境,是长沙推动产业链建设的“看家法宝”。链长制高位推动下,长沙融合和统筹各种力量,市级领导、经济部门、选派干部、高等院校、行业协会齐参与,链长牵总、会长搭台、校长支撑、行长帮扶“四长联动”,各方都有了“产业链思维”。
朱理劲认为,商务部门出台招商政策、发改部门制定项目投资规划、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无不在研究产业链。在“链办”挂职的数百名干部,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把产业链思维也带了回去,有助于优化整个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各种协会、平台、联盟涌现,成为串起产业链的重要纽带。山东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是服务信创、高端软件等产业的公共平台,2019年成立以来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达15亿元。正如这家研究院的综合事务部经理熊久鹏所说,一种如同“热带雨林”般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已经初具雏形。
——在这个生态中,既有龙头企业“枝繁叶茂”,又有中小微企业“绿草如茵”。
去年下半年,胡浪前往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一家中小企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反映,由于缺乏固定资产,无法获得抵押贷款。
过了两天,胡浪带着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最终,这家企业获得了5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了燃眉之急。今年,这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件“涉小”之事,让胡浪感触很深。他说,有了链长制,中小企业遇到困难,可以反映给“链办”并直达链长,更容易享受到扶持政策。
采访中,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内的多位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近两年,他们感受到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上下游企业的意愿明显加强。不少银行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连成整体的网链结构,与优质核心企业深化合作的同时,用金融活水“灌溉”中小企业。
——在这个生态中,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创新之花”开放愈加频繁。
不久前,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发布的一款碳纤维臂架泵车让人为之一振。碳纤维用于受力状态复杂多变的臂架,单节长度达到14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联重科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付玲说,作为链主企业,中联重科从设计、制造、工艺、成本等方面提出需求,与国内的碳纤维厂家联合研发,最终实现产品的国产化。
如今,像中联重科这样的产业链协同创新蔚然成风。业内人士指出,链长制成为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江西省在链长制的推动下,有关部门和企业一方面整合分散资源,由龙头企业或高校牵头组建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另一方面对接“大院大所”,吸引“中字头”“国字头”高端研发等创新要素落地。
协同创新产生了放大效应。江西省鹰潭市工信局局长高华说,过去鹰潭只有四五家企业生产超细铜线,近年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开展线径0.03毫米以下的超细铜线研发,产业规模从10亿元量级跃升到100亿元量级。

3/更深入地把握市场规律

当前,链长制已然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概念,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正向作用,还有赖于更深刻地把握市场规律。
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记者调研时了解到,有的政府部门做产业链情况分析时,没有完全从企业和市场的角度出发,联系实际不足;有的地方政府和产业链深度捆绑,有可能加大投资“风口”项目风险。
湖南国重智联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振认为,链长制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政府部门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对产业的支持和服务宜做到精准、科学,着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产业链相关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是增加产业链谋划的全局视野。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有的地方片面强调产业链本地配套率,或者采取“市场换产业”等模式,有可能产生重复建设。
湖南华伦博邦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庭认为,产业链不是一个地方的链条,应当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布局着眼,强化自身比较优势。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各地要用更加开放的格局,形成良性的区域竞合关系。
三是短期与长远的关系。以长时间维度看,产业链做大做强跟宏观形势、区域经济、行业周期、龙头企业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孙庭等业内人士认为,推进产业链要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在很多地区,产业的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还存在薄弱环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将更多精力放在补足产业链,升级做强“底座”,都需要链长制久久为功。
延伸阅读
链主养成记
一根碳纤维,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那么粗,比铝还轻,却比钢硬,被称为“黑色黄金”。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与发达国家同步开展碳纤维研制。但在长达40年里,我国这项技术一直进展不大,基本上依赖进口。国外碳纤维生产企业对我达成默契:实施“产品、技术、装备”三封锁。
位于山东威海的民企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力破“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的受制格局,不仅从无到有,实现碳纤维自主研发生产,还在地方政府引导下当好链主,打通上下游,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其为中心形成国内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生态高地。
781f699e4584833ac9dc7899b62418a0.png
图片山东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产业园内,金贝壳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加工碳纤维复材制成的造纸用刀。(2022年6月10日摄)王阳摄 / 本刊

文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阳

本文转载自瞭望APP,原文首发于2022年7月16日,原标题为《链主养成记》,原文首刊于《瞭望》2022年第29期。
1/“交手”谋自强

碳纤维行业龙头企业光威集团前身是一家小渔竿厂。35年前,光威集团创始人陈光威接管了威海市田村镇一家濒临倒闭的镇办工厂,将主体业务转为渔竿的研发生产。上世纪90年代,渔竿的主原材料进入了碳纤维时代,“光威渔具”原材料被国外“卡了脖子”。
“碳纤维用途很广,除了用于渔竿生产,还可以用在军工领域,进口受限,外国厂商给我们的待遇是‘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回忆道。
1998年,陈光威提出自主研发生产碳纤维,从国外进口了中国第一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是‘光杆司令’,对方没有提供任何服务,设备买来后一度连如何使用都搞不清楚。”陈亮说。
光威的创业者们凭着一股子劲儿,夜以继日地钻研,最终实现了突破。第二年,购买预浸料生产线的成本就收了回来。
2005年,光威研制的国产碳纤维通过国家验收,一举打破了国外封锁,随后相继突破了多型号碳纤维,目前已突破以高强型T1100级、高强高模高延伸M40X级为代表的第三代碳纤维关键技术,在国内领跑。
如今,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研发的全产业链条,光威一家企业就可完成。他们的产品成功应用于我国商飞C919、水陆两栖飞机蛟龙AG600、运载火箭、卫星等大国重器上。

2/“握手”成链条

研发出碳纤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想要不被“卡脖子”,进而创新发展技术,甚至占据引领地位,产业链必须形成合力。
近年来,新材料产业被纳入山东省“十强”产业生态布局,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被列为山东省首批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作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光威集团正在多方协作下发挥产业链引领作用。
——牵头补短板。光威复材副总经理王壮志说,市场竞争中稍不注意,我们就会跟国际上拉开差距,在这种急迫感、危机感下,链主企业要对产业链负责,就要尽快补强可能断链的关键短板。
在工信部门搭建的技术需求平台上,链主企业提出技术要求,“谁能做就找谁承担研发任务”。光威与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产学研合作,成功将碳纤维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成果进行产业化;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有难点,请来山东大学共同攻关;碳纤维设备研制涉及热工、流体力学等多学科,光威就与产业链上的其他单位合作研制;碳纤维生产中的原辅材料,邀请复旦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发。
链主牵头立项,争取项目经费。就这样,威海的这条产业链上,为了解决产业链堵点、难点,本地特色企业来了,外省骨干企业来了,大型科研院所也来了。
——齐心拓市场。业内人士介绍,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高端市场在军品,工业应用和消费应用有待拓展,发展速度和规模受到终端应用的制约。
链主首先行动起来。在轨道交通领域,光威看到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中多种部件的用量前景,与中车青岛四方股份等主机厂成立实验室联合攻关;在能源行业,光威生产的用以制造风电叶片的碳梁成了产业链新增长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有望以节能安全的优势应用于电力传输。
地方政府也带头去“敲门”。威海市领导专门带队远赴西安,召开产业对接会,做客的是威海市政府领导、工信部门和威海碳纤维产业链代表企业,迎宾的是军工、航空、航天等多家“国字号”高校院所和大型央企。一行下来,链主企业高效地搜集到下游客户的技术、资金、产业链配套等120余项需求清单,还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直接促成价值数千万元的高模碳纤维订单。
——互补集优势。近期,一条全过程无人工参与的自动化新型氢气瓶示范生产线,在威海捷诺曼自动化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多关节机器人装置代替了人工,进行碳纤维缠绕和固化,可以确保质量稳定,降低废料发生率。捷诺曼公司创始人朱勇正是去年与链主企业光威多次对接后,投资立项这条生产线的。
在链主企业带动下,产业链可以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现在有越来越多像朱勇这样的年轻创业者主动加入产业链,不仅发挥了自身优势,还帮助产业链补链、延链。光威复材董事长卢钊钧说,“在产业链上,有的有资金,有的有项目,有的有技术,我们恰好都能发挥作用。只要你愿意做碳纤维,我们就能合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植产业链,把蛋糕做大。”

3/“联手”向未来

随着威海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受到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链主企业与上下游联手合作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2021年,产业链53家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27.8%;利润总额16.5亿元,同比增长30.3%。
链主光威的发展史和产业链的成长历程,为落实好链长制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带来启示,也引发人们思考。
首先,自主创新、赢得竞争才能行稳致远。能否走通自己的路,是产业链安全健康发展的试金石。陈亮认为,在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要经历“只投入、无回报”的漫长验证周期,才能实现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
光威集团每年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保持在11%以上。这背后,盈利能力是支撑光威集团不断创新的基础。2012年,光威熬过原始创新的艰难时刻,开始连续五年盈利。2017年9月1日,光威复材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家专业碳纤维企业。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樑华说:“综观碳纤维强国,其名企都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盈利能力。只有实现盈利,企业才能在‘产业报国’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其次,产业链体系化、生态化方可共生共赢。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说,威海作为第一个国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得益于不断优化的产业生态。
在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3000余亩、以光威集团为龙头的碳纤维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战胜介绍,仅去年以来,就有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及制品项目、碳纤维树脂项目、碳纤维复材高端磨具项目、高端靶机项目、航空航天复材项目等15个高端产业链项目和1个园区配套绿色能源项目在这里落户。同时,与产业联系更加紧密的21家科研平台业已搭建。
d999ea757687c44461ada6fb205baa8a.png
图片山东省威海市光威集团碳纤维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收卷。光威集团供图

在这里,产业生态不断培育,小微企业加速孵化。金贝壳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只有5年的初创公司,生产的造纸用刀已行销国内造纸行业产能排名前列的造纸企业。从一个薄薄的刀片,就可以看出当地碳纤维产业园强大的聚合能力:刀片原料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纸机装备及高分子耐磨产品均来自园区企业,技术支持来自山大、哈工大、北京化工大学的研发平台,产品成分化验也可以足不出园区。
第三,政府系统谋划、系统推进才能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山东省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方面,针对产业链短板和弱项,优化整合11条标志性产业链,绘制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1张图谱”,确定链主企业112家、核心配套企业709家,组织多场对接活动推动;另一方面,整合跨部门跨层级协同推进,建立产学研融合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和技术对接,同时,省市县工信部门重点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具体到威海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以龙头带中小、以骨干带配套、以园区聚要素”的地方政策有不少亮点。威海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建立起“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个两年突破计划引领、一批示范项目带动、一个智库保障、一只基金支持”的“五个一”协调推进体系。此外,在争取支持资金、发放优惠贷款、引进产业紧缺人才等方面,企业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延伸阅读二
链长进阶记
在江西、浙江、湖南、山东等地,记者注意到,上至省领导、下至县区党政一把手,很多干部这两年多了个特殊的头衔:链长。大大小小的链长成为地区发展的一道景观。
作为一项强化产业链主体责任的制度创新,链长制新就新在,在以领导挂帅担任链长,通过充分发挥党政一把手集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提升一个区域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发现,自2017年首次有探索实践以来,历经疫情等因素反复考验,链长走过了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
文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余贤红

本文转载自瞭望APP,原文首发于2022年7月16日,原标题为《链长进阶记》,原文首刊于《瞭望》2022年第29期。
1/链长1.0版:为企业解燃眉之急

很多企业对链长的直观认识,都是源于一次紧急的求助。
今年3月以来,南昌遭遇疫情,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物资供应受到影响。得知情况后,作为产业链链长的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艳连夜召集交通组、企业组和卫健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出“不接触”闭环管理措施,同时规划建设货车营地,一辆货车从驶入到驶离不超半小时,有效打通物流堵点。  
得益于此,一季度,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生产没有“掉链”,产值还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7%,实现逆势上扬。 
两年前,赣州市同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外在因素丢失一个十多亿元的订单,企业瞄准智能穿戴领域寻求补救,关键是要在300天内完成主厂区交付。一次由产业链链长召集的政企圆桌会议当即召开,环评、电力等部门干部下了桌直奔现场,高效推动厂房建设。
“落户十年,营收破百亿。如果说前些年发展主要靠市场红利,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则是危中寻机。”公司副总经理温中家说,今年准备把研发中心也落户老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仅在江西,去年各级产业链链长就全面摸排梳理出涉及产业链发展的具体困难问题817个,并进行分层分类,列出问题台账、交办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到去年底已办结784个,办结率96%。
有困难找链长,成为很多地方在特殊时期稳经济、促发展的重要一招。

2/链长2.0版:延链、补链、强链

随着工作的深入,如何解决产业存在的链条不完善、配套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很多链长思考谋划的重点。
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是赣县区的主导产业。受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就在五年前,赣县区的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大多还停留在对稀土原材料初级加工层面。
在赣县区委书记廖永平看来,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仅靠抓单个企业远远不够,必须着眼全局,进行延链、补链、强链。
c50d9a94db85d4211a194910291cc607.png
图片2021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西赣州成立。新华社记者 余刚 摄
链长廖永平带着这个链条的团队工作人员,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图两库”,即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明确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形成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磁钢元器件、稀土永磁电机、高端装备制造的深加工产业集聚区。
去年以来,廖永平率队到深圳、宁波、东莞等地,围绕产业链招商,紧盯“高大上”、加快“链群配”,对接了中车永济、宁波韵升、正威集团等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了桉特电机、广州鸿森、现代壹点等一批首位产业企业。
数据记录这位链长的工作重点:今年2月下旬,短短5天时间,他先后跨越粤浙两省,接连走访对接12家企业。近三年来,全区引进重大项目76个,投资总额达779亿元,占地10000亩的永磁电机产业园开工建设。
水大鱼大,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仲夏时节,位于赣州市赣县区的江西汉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火热。从2016年营收2000多万元,到2020年8000多万元,再到今年有望达到2亿元。  
汉驱公司技术负责人张文程介绍,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在深圳,之所以选择赣州,主要是为了方便就地采购生产直驱电机所需的稀土永磁材料,初步统计仅物流成本每年就可减少200多万元。

3/链长3.0版:布局创新链

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是江西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当地除了完善产业链配套之外,链长们还在积极谋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同样是在赣县区,2020年7月,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的落户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这是一家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创建的高端研发平台,也是江西省第一个中科院直属科研机构。
为了承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的落地,赣县区举全区之力给以支持。“大数据时代,掌握新知识、特殊技能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廖永平说。
9个院士团队领衔的大批一流科学家、30个稀土相关研究单位纷纷入驻,启动多项科研攻关项目,不到两年,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已推动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除了永磁电机,稀土产业链还在加快向交通、医疗、农业、智能制造等场景的拓展应用,打通了工业绿色转型与产品价值提升的双向转化通道。 
廖永平说:“担任链长,改变了过去对单个企业逐个帮扶的做法。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产业集群。”
如今,在赣县区,以中科三环、粤磁科技、腾远钴业、寒锐钴业为龙头的稀土永磁材料、新能源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均达到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份额。
江西鹰潭,世界铜都。 
自2017年成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03专项)试点示范核心基地以来,鹰潭多了一张新名片:物联网。
9ee7fa9cc05a661b1a9b61be246b7b0f.png
图片这是位于鹰潭市的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物联网水表,这种水表可以实现用水实时计量、漏损实时报警(2019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介绍,在链长推动下,全市主城区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建成中国信通院鹰潭物联网研究中心、华为(江西)物联网云计算创新中心、北航鹰潭研究院等44个物联网创新平台,集研发、检测、认证、成果转化及网安、信息存储于一体,成为国内移动物联网产业服务平台配套最齐全的城市之一。
江西百盈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NB-IoT太阳能控制器生产企业,公司总经理吴凤明说,曾经为一款智慧路灯控制系统,光去北京检测就花了4个月。鹰潭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成立后,在本地10天就能搞定,大大缩短研发进程。
“把检测、评测平台搬到企业身边,这是比简单的税费优惠更高层次的营商环境配套,有助于优化企业发展生态,培育壮大产业链。”中国信通院江西研究院(鹰潭)院长陈昌鹤说。
在航空产业引入全国首个省局共建的民航适航审定中心;在VR产业建立了虚拟现实标准检测与评测中心;分批组建龙头企业或有条件的高校院所牵头、各创新主体高效协同的24个创新联合体……如今,江西已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超过70个、省级研发平台超过1200个。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让江西一个个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021年,江西有色金属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产业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居中部第一;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经济快速发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8000亿元。
除了引进和搭建平台,在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链长们还在不断探索中进阶:组建产业联盟盟长、金融服务团团长、高校校长、企业链主,通过链长牵总、盟长搭台、团长服务、校长支撑、链主带动的“四长一主”工作协调联动机制,让学术、金融资源等更加紧密融入产业发展大局,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中国传奇教授李泽湘,正在批量制造独角兽
原创 吴梅梅 IT桔子
来源:IT桔子 作者:吴梅梅 编辑:Judy
说到李泽湘,可能搞不清状况的读者会把他的名字和李泽楷搞混了,毕竟他们只差了一个字——但是,李泽楷是香港富豪李嘉诚之子,李泽湘却是一位大学教授。
在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今天,大学教授去创业、做投资已不再稀奇。而李泽湘的神奇之处在于他集齐了大学教授、创业者、投资人三大身份,在高校「象牙塔」和商业的世界游刃有余地行走,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充分地结合。
李泽湘可能是教授圈里最懂创投的,他创造了近乎「封神」的成绩——不仅创办了固高科技(拟创业板上市)、李群自动化等几家「成功」的企业,还投资孵化了大疆、云鲸智能和海柔创新三家机器人独角兽公司以及多个准独角兽企业。
教育改变命运,留学归国投身教育的教授李泽湘
1961 年,李泽湘生于湖南省蓝山县,18 年后他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工业大学)。在此前他是一家校办工厂的车工。正是这次考学和之后坚持的学习深造,改变了李泽湘的命运。
当时中美刚建交,美国铝业公司出访中国并提出愿意帮助培养中方人才。李泽湘幸运地成为中国首批公派本科生,赴美国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留学。在此期间,他钻研苦读,不仅攻克了英语这门语言难关,还顺利拿到了电机工程及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随即他又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攻读,于 1986 年及 1989 年分别获得数学硕士、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后,李泽湘先后任职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研究员,纽约大学(NYU)Courant 研究所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1992 年,31 岁的李泽湘怀着报效祖国的心愿做出了回国的决定,并接受刚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的聘请,出任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之后又创办了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和机器人研究所,担任主任。
此后多年中,他不仅出任过多所知名工科院校的兼职教授,还创办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控制与机电工程学科部,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创办了粤港机器人学院,与湖南大学合作创办了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积极投身于机器人教育事业中。
连续创业成功,资本争抢的创业者李泽湘
自 1992 年任职港科大后,李泽湘对国内高校体系“重论文,轻实践”的做法颇有些不满。到 1999 年,一次很好的创业实践的机会来临——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携手创建深港产学研基地。
当年李泽湘顺势联合港科大同事、同样是专家教授级别的高秉强、吴宏创立了固高科技,希望基于他们对运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网络技术和机械优化设计五个方向长期系统化的研究,从事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
迄今,固高科技为近 60 个行业、2000 多家客户、200 多家系统集成商累计完成运动控制系统部署超过 50 万套。2021 年 8 月,固高科技与中信建投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准备在国内创业板 IPO 上市。
信息显示,2018-2020 年及 2021 年上半年,固高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99 亿元、2.48 亿元、2.83 亿元和 1.81 亿元。
2017 年,李泽湘再次出发,在自己的家乡湖南发起设立了长沙智驾驶研究院(希迪智驾),这次他精准踩在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行业风口上,加上教授的 IP、孵化能力。希迪智驾获得了超多资本的支持,红杉中国更是在天使轮就投进了,包括湖南株洲国投创投这样的国资背景机构也投了。
2022 年 5 月,希迪智驾刚完成了一笔 3 亿元的 C 轮融资,投资方为成都产投领投,投后估值 42 亿元。
217770cd7702030bd849942ab706eb82.png
一战成名,独角兽大疆背后的导师李泽湘
除固高科技和希迪智驾之外,在李泽湘参与创办的大疆、李群自动化中,他的身份更多是做幕后的创业导师、顾问,指导帮助那些创业者,也是一位天使投资人。
独角兽企业大疆创始人汪滔正是李泽湘在港科大带出来的学生。
2003 年,汪滔进入香港科技大学读本科。因为从小喜欢航模,他本科毕业论文就是无人飞行器的研究。但论文答辩时,汪滔的无人机没能飞起来,成绩被判定为不合格,他毕业出国深造的愿望也成了泡影。
可李泽湘很欣赏汪滔,并将他招为自己的研究生,因为汪滔曾两次选修了他的运动控制课程,不论兴趣还是研发能力,都远超其他同学。
从创业经验、公司注册地选择,到飞控系统的研发等,李泽湘都给了汪滔很多帮助。
比如李泽湘建议汪滔在深圳创业——因为他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珠三角作为国内最大最全的代工基地拥有着全世界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无论是买零件还是开模具,都比欧美国家高效省力。
另外,他还建议大疆先拿下国外市场然后转回国内;同时在消费级市场之外,拓展更多应用场景,特别是农业植保领域。
从 2012 年李泽湘参与大疆的天使轮融资起,大疆后续斩获了多轮融资,并成为独角兽企业,估值达到 220 亿美金。
2011 年,李泽湘支持学生石金博创办了李群自动化/QKM,核心业务为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研发。李群自动化在 2015 年获得了红杉资本中国投资的 A 轮,至今完成了过亿元融资,借助资本的力量,这家公司发展迅猛。据说李群自动化是世界上第二家拥有全品类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公司。
可见,李泽湘教授不仅学术研究能力超强,在科研圈收获一定的名望;同时还有极强的创业融资能力,成为风投和资本争抢的那一类教授群体。
创办投资机构,创业项目的领军人、孵化者李泽湘
大疆、李群自动化的成功让李泽湘看到天使投资和孵化的意义重大,也促使他坚定了搭建一座将学院派理论转型为商业实践的桥梁。
早在 2014 年,李泽湘就创立了清水湾创投,意图深度孵化手中的学生创业团队,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器人产业研发基地。
在 2015 年,东莞市政府邀请李泽湘在松山湖创立了机器人产业基地,不仅提供场地,还给了部分启动资金,帮助李泽湘和他的学生创业团队启动项目。为此李泽湘先是邀请了原港科大工学院院长高秉强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教授共同加入,随后他又在全国范围物色合适的机器人技术项目和团队。
六年来,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已经入驻了 50 多家国内机器人创业公司和团队。根据 IT 桔子数据,松山湖基金投资孵化的机器人项目就有 37 家,包括做智能竞技赛车的机器人公司「未知星球」、研发轻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的「英汉思动力」、专注油电混合动力植保无人机产品研发的「沐秦智能」,专注水面服务机器人的「ORCA 欧卡智舶」等等。
李泽湘孵化的机器人创业团队将机器人的应用深入到 AI 医疗、创客教育、智能家居、智能工业、农业科技、环境卫生、家装、物流等各行业、各领域。
其中,有不少团队的创始人都是大学生创业群体,比如「欧卡海洋智能 ORCA」的创始人朱健楠是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博士生,在校期间便创业。
还有几位大学生创业者就是在香港科技大学就读的,也是李泽湘的学生,包括专注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的「本末科技」创始人张笛,地面自动铺砖服务机器人的「塑巢自动化」创始人胡耀清。
f065f2439400c0fbbc980ebc40eb0b28.png
值得注意的是,这支基金已经提前捕获了 2 只机器人独角兽——云鲸智能、海柔创新。
2015 年,上海交大硕士毕业生张峻彬找到李泽湘,虽然李泽湘对其当时几个创业想法都不看好,但他很欣赏张峻彬的激情和投入,并支持他创业。张峻彬就此成为第一个入驻松山湖机器人基地的创业者。
后来,他创办了云鲸智能项目,聚焦于生产研发可以「自己洗拖布」的拖地机器人。到 2020 年 6 月,云鲸智能完成 C 轮融资,估值达到 10 亿美元,新晋为机器人独角兽。
海柔创新是李泽湘团队 XBOTPARK 基金(松山湖机器人研究院)在 2017 年初的种子轮就投到的。其创始人陈宇奇获得了香港理工电子系学士学位,在苏黎世理工大学攻读机器人学硕士期间肄业,于 2014 年和校友徐圣东合伙创业。
这家公司主要做服务于电商仓库的仓储智能机器人,品牌为「库宝 KUBO」,可以帮助仓库实现物料搬运的自动化和分拣的自动化。
通过李泽湘的投资孵化后,库宝机器人/海柔创新后续又新进了多笔融资,背后的资方阵容相当豪华,包括一线 VC 机构红杉资本中国、今日资本、联想之星、源码资本、五源资本和上市公司产业资本百世物流。
今年 6 月,海柔创新完成了 D+轮数亿美元新融资,今日资本、红杉中国等老股东持续加码,海柔创新投后估值达到了 20.8 亿美元,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
33b314c7764a2745f5ad27fd6a5cf360.png
李泽湘还将这种培养模式复制到了香港,他联合沈南鹏、马化腾共同成立了「香港 X 科技创业平台」,在整个大湾区进行全面的项目和人才孵化。
李泽湘选择大湾区进行项目孵化,是因为他知道「硬件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高成本,低效率是高科技硬件创业的致命问题,唯一突破的办法就是快速迭代,而大湾区这里的迭代速度不仅比欧美快十倍,成本只有十分之一。
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知名教授和企业家、投资人,李泽湘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勤奋固然很重要,但选择和机遇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当下这个科技创新盛行的时代,需要李泽湘这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英雄。他的做派既古典又新潮,充分地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主流。
时代需要李泽湘这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科技创业者,李泽湘和他的学生们正赶上了科技创新创业的好时代,李泽湘会培养更多的“李泽湘们”吗?

由于新款Mini和Smart电动车既不能实现更高的销售价格,也不能实现大幅增加的销售数量,制造商必须寻找其他降低成本的方法,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与他们的中国合资企业合作。

深创投全称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强大的股东背景汇聚超群的资本实力——管理各类基金规模近4000亿元人民币 ,造就中国资本规模最大、投资能力最强的本土创业投资机构。
深创投的崛起并非理所当然。正如圈内同行聊到深创投,常常印象会惊人地统一:国资背景出身,但打法十分市场化。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过去20多年,数不清的国资创投机构涌现,但深创投至今依然只有一个。这样独特的气质,要从深创投的基因说起。

20世纪90年代末,深圳二次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一号提案”积极倡导国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在此背景下,深创投于1999年成立,其中政府出资5个亿,企业出资2个亿,正式掀开中国本土创投的历史帷幕。
833bbfc1fc453a71e71677b01861a194.jpeg
深创投成立之初,深圳市政府便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按经济规律办事、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基本原则,奠定了深创投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当时负责筹建深创投的相关领导甚至请来了很多外籍专家做顾问,这在当时很多地方是不敢想象的事。

此外,深圳市委市政府还定了两条铁规:一个是“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在当时的环境下,允许深创投将资金投向深圳以外,由此奠定了深创投成为一家全国性企业的基础。需要指出,这种不囿于本行政区域投资的政府背景VC,即便是放在当下也是难能可贵;另一个原则是“不塞项目,不塞人”,这是当时市长定下的原则,不塞项目确保了决策机制的独立性,不塞人确保深创投能够真正聚集一大批干事创业的专业人才。

多年下来,深创投已成为中国本土创投的风向标之一,为行业做了不少创新性尝试。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在募资端率先探索政府引导创投基金,开创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模式。

早在2005年,国家十部委就联合下发《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政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方向,但对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没有具体的规定,也未形成明确的思路。彼时,深创投敏感地注意到政策趋势,开始着手研究策划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随后,深创投顶着压力迈出了影响深远的一步。2007年1月18日,深创投与苏州市政府合作设立的全国首只政府引导(子)基金——苏州基金宣告成立。此后,深创投在国内率先探索出了政府引导基金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理念、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逐渐形成了创业投资的本土打法。
23d85408c1738e8d515af520256f6386.jpeg
截至目前,深创投所执掌政府引导创投子基金的数量超过130只,总规模超过800亿元。借鉴深创投的经验,政府引导基金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深刻影响了中国创投行业的募资生态。

倪泽望介绍,“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壮大创投主业、拓展股权投资产业链,建成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综合性投资集团。为此,深创投开启了多元化探索——向创投上游发展母基金、S基金管理业务;向创投下游发展并购业务、公募基金业务、PIPE业务等。

2014年,独家发起设立红土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由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2019年,发起设立国内目标规模最大的S基金(目标规模100亿,首期规模26亿),推动完善中国整个股权投资生态体系。而2021年,深创投旗下公募子正式取得基础设施ABS业务许可,成功落地盐田港公募REITs,成为国内首批9家公募REITs之一......不胜枚举。
深创投当务之急的三件事
掌舵这艘本土创投巨轮,倪泽望不是没有危机感。从事风险投资这份职业,就意味着站在创新最前线,瞬息万变,稍不小心,就可能掉队。他向投资界谈起了深创投当务之急的三件事:

一、吸引人才
与美元基金相比,深创投的员工薪酬待遇依然存在客观差距,这也是人民币基金存在已久的顽疾。
坦白说,深创投激励机制相比众多国有创投已经足够市场化——参照创投行业国际惯例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净利润的一定比例奖励给全体员工,项目净收益的一定比例奖励给项目团队,项目净亏损的一定比例由项目团队承担。
但问题来了,深创投给予一线员工的激励大部分与业绩挂钩,然而创投是一份周期很长的职业,中长期收入可能比较可观,但短期三五年难见回报,这意味着很多投资经理在入职最初几年只能拿较低的当期工资。这些收入难以覆盖他们购房、孩子上学等生活成本,导致一些优秀人才在决定是否加入深创投时,会有很多顾虑。
二、募集资金
人民币基金募资难已经老生常谈,国内极为缺乏长线资金。欧美等发达地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对于创投资产配置已十分熟悉,因此深创投希望未来能加强与外资LP的合作。
超高净值人群是募资的主要目标客户之一,但创投资金退出期长,成为这类人群参与创投基金的“拦路虎”。如何解题?倪泽望认为,设立完善的私募基金二级市场,让个人LP在资金吃紧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将手中的股份流通变现,将极大提高超高净值人群参与创投基金的积极性。
“我们希望类似社保基金、公积金、险资等大型机构,能够积极配置一些创投资产,哪怕只有5%、10%的比例,就能解决创投行业募资难问题。另外,需要提醒一点,创投机构募资不能只盯着政府财政资金,否则这个行业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倪泽望说。
三、优化内部决策,对标国际一流创投机构
“深圳市国资委要求深创投对标国际一流创投机构,这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不能小富即安。”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技术层面,深创投希望优化投资决策体系。尽管此前已经适度放权,但目前仍以集团集体决策为主,导致面临一些优质项目时,内部决策节奏跟不上。深创投每开一次投委会都是半天时间,但随着项目越来越多,有限的时间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项目决策需求。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目标层面,深创投希望提升上市公司在各个资本市场板块的“占有率”。“深创投目前在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投资企业数,分别占创业板、科创板全部上市企业数的6%、7%,为此我们提出在‘十四五’尝试达到10%的目标,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未来深创投必须投更多的项目,才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
倪泽望表示,除了上市数量,深创投还要追求上市企业质量。未来的上市项目统计分析,深创投会更关注所投企业市值百亿以上和千亿以上的数量,以及深创投在其中所占的股份。要投出更多上市后超高市值企业,分享到更多陪伴企业成长的红利,势必要求投资团队投早、投小、多轮投、重仓投,一直陪伴企业长大。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家企业达到千亿市值,而深创投占有10%的股份,那意味着绝对回报能达到100亿元。目前,深创投每年至少能收获一个绝对回报30亿以上的单个项目,但百亿回报的项目还没有出现过。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美元基金挖角凶猛,
这一年,创投圈涌现这些现象
2021年即将过去。这段时间,创投圈流传着一个观点:本土创投正面临美元基金的降维打击。对此,倪泽望坦言其实并没有这么夸张。

他分析,相对本土创投,他表示美元基金的确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

1、募资方面,外资机构的募资能力和资金属性要优于本土创投,美元基金的资金多是长线资金,包括大学捐赠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基金的存续期限也都超过10年;而本土创投的资金多数是中短期资金,且国资成分占到70%,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

2、投资方面,美元基金的决策机制相对更灵活、投资策略可能更激进一些,因此在抢项目上,美元基金的优势要大一些。但是本土创投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本土创投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解更深刻,本土创投可能更擅长投资硬科技,特别是在一些外资禁入的领域,可能只有本土创投才有投资机会。因此美元基金和本土创投更多是投资策略、投资风格的差异。

但谈到美元基金重金“挖人”的现象,倪泽望坦言因薪资待遇造成的人才流失现象确实变得比较严峻。今年以来,关于美元基金大手笔挖角人民币基金骨干的传闻不绝于耳,圈内一度盛传某头部美元基金直接挖走了华南一家人民币基金的整个Team。

这么多年,深创投通过一套富有竞争力的机制是留住了许多优秀人才。倪泽望透露了一组数据:以五年时间作为维度,深创投人才流失率不到1%,高管、核心骨干的离职数量更是为零,背后是“通过激励机制把投资团队利益深度绑定起来了”。

此外,深创投每年还会源源不断补充生力军,主要来源是深创投博士后工作站。2003年,深创投成立了国内创投行业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深度参与公司业务,实现“产学研资”结合。博士后工作站先后招收博士后16批次、共计97人。特别是近几年,深创投加大专业人才招聘力度,每年新招收培养博士后约20人。目前,深创投博士后工作站已出站62人,“一出站便入职深创投”。在站35人,深度融入深创投研究和投资等工作中。

相较于美元基金的竞争,倪泽望认为另一个群体更值得引起重视:产业投资机构(CVC)。如今,CVC在创业公司面前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财务投资人开始直面CVC的竞争。从CVC投资案例占比全部风险投资案例比重来看:全球22%,美国16%,欧洲24%,亚洲32%。这是一个警醒——创投机构需要抓紧提升自身的产业优势,或者打造自己的产业平台,或者与产业平台建立深度合作。

正如深创投在去年设立了目标规模100亿的产业母基金,首期规模40亿。据了解,深创投产业母基金专注与产业龙头、专业投资机构合作,目前已与中兴、华为、顺丰等机构建立合作基金,在项目投资和资源合作上互相成就。

跨过200家上市公司里程碑后,深创投迈向了下一段旅程。倪泽望坚信,凭借中国经济体量,这个行业一定也会诞生类似黑石这样的巨无霸资产管理机构。而22岁深创投正青春,一切皆有可能。

在这个北京市2022年重点项目清单中,特斯拉设计中心赫然在列,而且预计要实现2022年开工建设,而主责单位除了分管的北京市有关的政府部门,还有房山区、顺义区、怀柔区政府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项目清单中的小米汽车制造工厂和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中心都已经确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理想汽车买下了顺义的现代汽车工厂改扩建,卫蓝新能源固态电池一期落户房山窦店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

那么特斯拉设计中心估计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山区、顺义区、怀柔区之内 ,但是根据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分布分析,特斯拉设计中心大概率会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房山区窦店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当然顺义区、怀柔区也不能完全排除。

百度造车(集度)、小米汽车、北京奔驰都选择了北京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汽车选择了房山窦店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也印证了汽车产业主要在北京南城布局这点。南城君从百度和小米造车的最新动向,看到了北京高精尖产业南移的趋势。

另外南城君要提的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北京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又有北京自贸区,对外企的吸引力较大。

最近还有一则消息值得注意,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正在选址,那么这座工厂会不会落户到北京亦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次马斯克入选,原因核心被认定为SpaceX的成就。

作为SpaceX的CEO和首席工程师,马斯克被认为在火箭的可重复利用和新能源系统设计制造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Musk, Elon Reeve, found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nd chief engineer, SpaceX, Hawthorne, Calif. For breakthroughs in the design,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 of reusable launch vehicles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 systems.

毫无疑问,SpaceX也是马斯克诸多事业中,最受关注的那一个

创办于2002年的SpaceX,是马斯克在X.com/Paypal创业实现财务自由后,开启的新篇章。

因为马斯克笃信,人类应该在“和平时期”快速掌握和实现星际旅行和多行星生存。

在马斯克看来,宇宙并不平静,地球也并非永远安全,比如小行星撞击等事件并非没有概率,人类应该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马斯克开始跨领域研究和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在马斯克之前,航空航天并非“民营商用”领域,更不会有人选择在这个领域创业。

起初马斯克希望购买现成火箭,但成本实在高昂,后来只好自研火箭制造和发射,并且在一次次失败之后,终于实现了火箭成功发射,以及更重要的多次重复利用。

目前为止,SpaceX创造了11手火箭连续发射和回收的壮举,实现了民营火箭公司载人航天的纪录,实现了发射总量超过其他组织的纪录……

不过,SpaceX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除了研发过程中屡屡受挫,不断“爆炸”。SpceX还一度面临断炊危机、一度走在破产边缘。

而马斯克不仅把第一次创业获得的财富全部投入了SpaceX,还用特斯拉来为SpaceX输血,拆西墙补东墙。

但最终,在经历炼狱般的几年后,马斯克多线推进的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SpaceX现在完全掌握了火箭重复发射和载人进入空间站的技术,下一步目标就是登陆火星。

并且在SpaceX勇攀高峰中,还沿途下出了Starlink这样的“卫星互联网”的金蛋,新增了一种颠覆式的商用落地模式,促使SpaceX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之一。

而特斯拉也在产能问题解决后迈步正轨,产能、销量、股价和市值一飞冲天,现在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马斯克也因之成为了全球首富,甚至是有史以来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此外,马斯克治下还有多家创新公司在同时推进。

比如太阳能公司SolarCity、隧道公司Boring、超级高铁公司Hyperloop,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

马斯克俨然已经成为乔布斯之后,全球最具创新力的代表人物。

来源丨不良资产头条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时代周报、华商韬略
跻身万亿俱乐部

近日,珠海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珠海市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关于珠海市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珠海全市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三大类资产总额11761.38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31%。

其中,企业国有资产总额8674.31亿元,占比74%,比2019年增长34%,比2017年增长33%;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984.18亿元,占比17%,比2019年增长10%,比2017年增长74%;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102.89亿元,占比9%,比2019年增长92%,比2017年增长172%。

珠海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珠海国有资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积累实现资产规模增长;通过收购兼并等实现合并范围扩大;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以及获取新的融资等。

截至2020年底,深圳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含类金融企业)以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达5.9万亿元;老大哥广州的“家底”也颇为雄厚,全广州市各类国有资产规模超过5.5万亿元;如今,珠海国资也加入“万亿俱乐部”。

增持格力一战成名
疯狂扫货二线城市

2004年,珠海国资委挂牌成立时,负责监管格力集团、华发集团、九洲港务集团等11家集团公司和3家资产经营公司,资产总额650亿元,净资产285亿元。

而让珠海国资委一战成名的恰恰是增持格力股份套现400亿。

董明珠掌舵的格力电器,是珠海国资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9年4月,格力电器开启混改大幕,经过近一年筹划,到2020年初完成交割。这一交易中,珠海国资主动放弃实控人的“宝座”,持股格力电器比例降至3.22%,换来416亿元真金白银。

重点是,以三倍杠杆计算,珠海国资一举获得超千亿元资金。

卖出格力后,珠海国资开启“扫货”模式。

据深圳媒体报道,最近两年,珠海国资委已入股近20家上市公司。从入股公司看,多是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市值较小,往往不超过100亿元,行业分布却较为广泛,包括电子、通信、建材、电气设备等。
79e699a00d237165778383e74b2465bb.png

在不断对外出击中,珠海国资多次震惊市场。

今年1月,市场传出消息,珠海国资将参投贾跃亭创设的新能源车企法拉第未来;

3月29日,放弃A股IPO的万达商管集团与珠海市政府达成协议,重组后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将落户珠海,珠海市国资委出资30亿元战略入股。

2021年,华发集团又代表珠海国资委出手,联合平安收购北大方正,其中华发集团持股新方正集团约28.5%,生生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商业大戏。

有分析指出,在二线城市阵营中非常活跃的两个“买家”,青岛与珠海两大国资频频跨省出击、跑马圈地,行事风格大有深投控之风。

以投促引,不做“野蛮人”

珠海国资收购来势汹汹,但背后也有深刻产业逻辑。

珠海国资委“以投促引”,收购标的多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市值较小,往往不超100亿元;股权结构分散,通常仅需持股20%以下可实现控股。

在谋求控股权的同时,珠海国资并没有成为人人提防的“野蛮人”。在针对秀强股份的收购中,珠海港便出具承诺函,保证秀强股份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仍保持独立。秀强股份的高管团队不会在珠海港及其下属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职务,也不会在珠海港及其下属企业领薪。

据统计,珠海市属国企近两年来新增产业投资项目200多个,涉及投资金额200多亿元,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推荐引进企业超过200家,促成超过60家高科技企业签约或落户。

中国的房地产市值,等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一篇关于国内房产市值的报告,在那篇报告当中有三个部分,彭叔觉得值得大家一看:
一、我们国内2020年的时候,我们的全国房产市值已经正式突破了400万亿,达到了417.9万亿元,和2020年国内的GDP比值正式达到了413.7%,突破了日本当年房价泡沫破裂时的391%,并且我们国内的房地产市值,等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看到了这些,大家对国内的房地产有没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彭叔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国内这些年为了不让房地产泡沫破裂,真的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想想这么大的一艘巨轮,行驶了这么久,还没出事,真是太不容易了。

很多房产专家说要算人均,如果算了人均住房市值的话,那么我们的人均住房市值就没有这四个国家起来多了,我们国内房地产不存在泡沫。但是彭叔认为,如果我们按人均计算住房市值的话,那么再把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这四个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对比,大家想想这里面的差距会不会更大?

我们国内房地产存在巨大的泡沫,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连郭都多次表态,房地产存在巨大泡沫,再加上现在的这些硬邦邦的数据,这个时候再说房地产没有泡沫,就真的有些自欺欺人了。

这些年为什么高层不断的打压楼市,控制房价涨幅,尤其是从2019年开始,就是因为高层知道了国内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再让房地产这么肆意发展下去的话,这个泡沫早晚要破,更别说现在的房地产行业之中还诞生了最恐怖的寄生虫,就是炒房客。这些炒房客就像附身在房地产上的一个毒瘤,长在身上,尽管用了药物去各种治疗,压制了这个毒瘤的生长,但是因为这个毒瘤还长在身上,所以一有时间,这个毒瘤就快速爆发。为什么说炒房客是房地产行业中的毒瘤寄生虫,因为炒房客本身只能依附在房地产这个行业之中生存,没有了房地产,炒房客就完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小区里面超过了30%都是炒房客的时候,这个小区里面一般就要完了,其他的炒房客看到这种小区也不敢进来了,就是因为这个小区炒房客太多,已经把这个小区的价值榨干了,再进去也没意义了。大家看这些炒房客的行为,和那种寄生虫有多像,他们依附于房地产之中,靠吸取房地产的利润为生。

彭叔就说一个最简单的,2021年之后,我们国内的房地产和GDP的比值还要继续扩大,因为今年房价是明摆着的,上半年那么多城市房价都涨了,下半年就算回调,也很难回调到去年的价格,而今年社会上的经济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眼里,房价在上涨,收入没有涨,所以今年的GDP比值肯定比去年还要高。

房地产存在泡沫,但是这个泡沫什么时候会爆,谁也不知道。

二、国内城市的住房市值高达391.2万亿元,农村住房市值仅为26.7万亿元,两者分别占比国内住房市值的93.6%和6.4%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说明房产已经成为拉大国内贫富差距最大的资产了,大家看下人均的住房市值,那么就会更明显,国内2020年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城市人口为90166万人,农村人口为50979万人,那么平均下来,城市人口的住房市值为43.38万元,而农村人口的住房市值为5.23万人,城市人口的住房市值是农村人口的8.29倍。

大家想想,共同富裕是什么?说好的农村人也要富裕起来,但现在农村人的住房市值才只有城市人口的8分之一都不到,而且现在城市房价还在上涨,不光是一二线城市,连那些三四五六线城市房价都已经不低了,那么说好了要共同富裕,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这么大的财产差距该怎么办?

以后国内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把城市的房价给压低,要么就是把农村的房价给抬高。否则光靠工资收入,大家觉得农村人能赶上这八倍多的差距吗?

为什么彭叔认为以后农村肯定是比较富裕,而且劝大家如果是农村的户口,最好不要抛弃。因为大家想想,如果国内真的要搞共同富裕,那么解决这种贫富差距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降低或者压制住城市的房产市值,同时想办法增加农村人的资产,这个不一定是房产,土地、林地等都有可能,这样下来,两者之间的贫富差距才会缩小。

三、国内的楼市还真的有刚需购房者吗?

其实现在大家对刚需已经真的模糊不清了,分不清楚这个人到底买房是刚需,还是投资。如果说在过去的时候,也就在2016年之前,那个时候的楼市还存在真正的刚需,也就是买房不看房价涨跌的,只为了自己实际使用的人还大量存在的话,那么在2016年到2019年这一轮全国房价大涨之后,真正的刚需已经很少都能看到了。大家可以仔细回忆一下,在2016年之前,大家买房前有多少人是指望买房后房价上涨的,那个时期,大家买房最大的愿望就是为了自己住,可是现在,除非那种非常有钱的人,大部分人买房前都要看这个房子以后房价能不能涨。就像有一个粉丝说的一样,买了这个房子之后,只要房价上涨,哪怕这个房价质量垃圾,去维权的时候都是笑着的,如果房价下跌了,哪怕这个房子自己再喜欢,住在里面也不开心。当人有了这种思想的时候,刚需还真的存在吗?

深圳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2020年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从8千套冲到了1万3千套,而现在却只有了2500套左右,大家想想,这一年中深圳难道没有外来人口吗?难道没有要结婚、孩子上学的人吗?为什么成交量跌的这么惨。核心就是去年深圳房价上涨,今年不涨了,于是刚需都没有了。

现在大家这种心态之下,后果就是导致国内的房地产泡沫非常难消除,因为当大家都买房的时候,那就是房价上涨的时候,房价一涨,泡沫就更大了,而房价不涨去泡沫的时候,都别说下跌了,就不涨了,国内的房子就卖不动了,房子卖不动,房企就要凉凉,房企凉凉了,房地产泡沫也就硬着陆了。那么现在的楼市调控就成了既不能让楼市冷下来,又不能让楼市太热,真的非常非常难。

现在彭叔给大家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一、国内房价绝对存在泡沫,而炒房客是房价泡沫的催化剂。

二、房地产使得国内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三、国内现在几乎没有了刚需购房者。

彭叔这篇文章不是说让大家不要买房了,而是说国内楼市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一些风险。大家不要觉得楼市里面只能说跌或者只能说涨,楼市是一个变量的存在,一年只有一个城市的楼市有可能会出现两到三次变动,就比如说年初的这个城市房价要涨了,彭叔呼吁大家可以买房了,然后等到年中了,政策出来房价涨到头了,彭叔说房价要跌了,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社会不是黑就是白。
最后:
房地产有泡沫,但这个很硬,如果你是铁刚需,那么你最好不要去博房价泡沫什么时候破,因为你输不起,对你来说,踏空比高位接盘更可怕。真正去押房价泡沫的,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这个人已经有房了,第二套可有可无的,第二种人是这个人的赚钱能力大于了房价涨幅,只有这两种人才能博一下房价崩盘捡漏。铁刚还是不要博这个,风险太高了。
来源: 北国风光杂志

01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是什么?
我国的政府引导基金以2002年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成立为开端,2015年至2016年,政府引导基金在全国各地呈现爆发式增长。清科研究中心在2019年10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上半年,国内共设立政府引导基金1686只,基金目标总规模为10.12万亿元,已到位资金规模为4.13万亿元;形式主要以母基金(Fund of Funds)为主,占比达到47.9%。
8af666e45d301f97b961f59195d5b7fd.png
图片:政府投资基金分类及玩法,来源:方升研究
政府投资基金分两大类,政府产业直投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又称创业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出资,并吸引有关地方政府、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以股权或债权等方式投资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或新设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以支持创业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作为国资LP(有限合伙人)代表,政府引导基金基于自身的资金优势已成为股权投资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全国目标规模千亿以上的引导基金共18支,总目标规模合计29,737亿元,占总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25.62%。其中,国家级5支、省级5支、市级6支、区县级1支。长江经济带生态基金是迄今为止目标规模最大的引导基金,基金目标规模高达3000亿元;区县级千亿以上规模的政府引导基金只有1支,是设立在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光谷母基金,目标规模为2,500亿元。
表:目标规模千亿以上政府引导基金,来源:私募通,如是金融研究院
c2769d4e00f1063555ac5f764b845951.png

02
国家级政府产业引导资金有哪些?
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主要由国家部级单位或者央企发起,平均单支目标规模达636亿元。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可以分为三类:(一)国资委发起基金,主要针对国企改革,包括国企改革两大基金和协同创新四基金,其资金规模几乎占了一半;(二)各部委主导基金,联合各大央企发起;(三)各央企主导发起基金。具体如下:

01)
国资委发起基金

国企改革两大基金
■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3500亿)
■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2000亿)
协同创新四大基金
■ 国协基金(300亿)
■ 国同基金(1500亿)
■ 国创基金(1500亿)
■ 国新基金(1500亿)

02)
各部委主导基金

1、发改委
■ 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400亿)
■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3000亿)
2、财政部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1300亿,二期2000亿)
■ 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首期100亿)
■ 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金(财政部与国防科工局发起,总规模1500亿,首期560亿)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1472亿,与国开金融等多家央企发起设立)
3、工信部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600亿);
■ 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500亿,拟设立)
4、科技部
■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247亿)
5、商务部
■ 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300亿)
6、网信办
■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总规模1000亿)
7、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 长江经济带生态基金(3000亿)

03)
各大央企主导发起基金

■ 招商局资本: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300亿)
■ 中国国新: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发展基金(600亿)
■ 国投集团:
☆ 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首期200亿,二期500亿)
☆ 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央企扶贫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342.05亿元)
☆ 军民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1000亿,首期100亿)
■ 国开金融:
☆ 国创母基金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
■ 中航科工:航空工业产业投资基金
■ 航天投资: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
03
国家级政府产业引导资金有什么特点?
1、在设立方面,多数基金的组织形式采用公司型基金,少数采用有限合伙型基金形式,基金运作结构多为“引导基金+子基金”双层结构,只有发改委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用“引导基金+母基金+子基金”三层架构。
2、在管理方面,基金管理人都由央企或央企全资子公司担任,少数委托事业单位管理,如科技部转化基金。
3、在投资方式方面,以“设立子基金+直投”模式为主,只有科技部转化基金以“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的方式进行支持。
4、在投资领域方面,各部门各司其职,不同主体发起的基金都肩负着不同的任务,如国资委——国企改革,发改委—战略新兴,工信部-先进制造,科技部—成果转化, 网信办—互联网。

04
如何争取政府引导资金?
从2014年“拨改投”起,政府的财政资金逐步充当了长期资金的来源,后逐渐过渡到了以国有企业和财政资金并行的局面。很多国家级大基金,如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投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这些基金的LP的构成基本上都是大型的投资人主体。
虽然政府引导基金在产业投资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在有相当比例的政府引导基金的钱投不出去。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的13项政府投资基金募集资金中,有1082.51亿元(占30%)结存未用。已设立的167个子基金募集资金中有148.88亿元(占41%)结存未用,其中14个从未发生过投资。2020年2月21日,财政部新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提高财政出资效益的通知》。通知从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强化政府预算的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全面的绩效管理和退出管理。
在疫情的影响下,募资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如果想争取政府引导基金出资,首先要做的是理解政府引导基金。财政属性的政府引导基金,应该是兼具财务回报、资产配置和它的相应社会化属性功能的结合体。因此,在争取政府引导资金方面,需要做到:第一,关注产业,要真正契合当地支持的产业方向、沿产业链布局以及有项目能落地;第二,关注合规。除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过程合规。所以,制度的完备性、运作的规范性、信批的及时性很重要。第三,关注政策。到地方申请政府引导基金,要提前“吃透”当地的政府引导基金的相关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

附: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简介
1、国资委: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
基金总规模3500亿元。该基金的组织形式为公司制私募基金。股东由10家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构成。该基金的主攻方向在国企,已投资中国国航、石化油服、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项目,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支持央企混改,积极参与了中国联通、中粮资本等混改项目,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此外,国调基金还投资了光大环保、洛阳钼业、京东金融等项目。
2、国资委: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
2016年成立,总规模2000亿元。主要股东:国新(深圳)投资有限公司(认缴360亿元,持股35.29%),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缴300亿元,持股29.41%),建信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认缴200亿元,持股19.61%),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认缴160亿元,持股15.69%)。目前已对外投资35个项目。投资对象:大疆、工业富联、中广核。
3、国资委:“协同创新”四大基金
(1)国协基金:全名为国协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300亿元,聚焦于国企改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包括现代物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园区开发、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型消费等产业。
(2)国同基金:全名为国新国同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总规模1500亿元人民币。委托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国际)管理。基金方向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及开展国际投资并购等。
(3)国创基金:全名为中央企业国创投资引导基金,由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中国中车集团等发起设立,总规模1500亿,首期规模1139亿元。该基金主要投向航天、核能、船舶等军民融合产业,以及高铁、先进电网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并对量子通信、3D打印、机器人、石墨烯、碳纤维、高温合金、高强轻质合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一批中央企业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布局。
(4)国新基金:基金总规模1500亿元,重点投资于中央企业“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新央企运营投资基金与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形成协同、互补,共同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推动国有企业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国资委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
2016年10月17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财政部参与发起,相关中央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简称央企扶贫基金)。目前已经完成三期募资,基金股东达到103家,基金总规模达314.05亿元,一期、二期全部募集资金的投资已经完成,已投项目涉及全国26个省(区、市)、104个市(地、州、盟)、203个县(市、区、旗),覆盖了全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金管理人为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27日,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投)下属全资企业,现受托管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和大同贫困地区产业能源发展基金,是专业管理国家民生类基金为主的基金管理人。
5、发改委: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该基金用引导基金-母基金-子基金三级模式,下设3个母基金,每个母基金分别设立基金管理人。
6、发改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国建设银行建立战略合作机制,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目标,共同发起设立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并通过设立子基金等方式进一步吸引社会资金,基金目标规模约3000亿元。
7、财政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二期)
成立于2014年9月24日,采用公司制形式,由财政部、国开金融等企业发起成立。截至2018年5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已经投资完毕,总投资额为1387亿元。2019年10月22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认缴出资额2041.5亿元。股东数量高达27家,其中财政部、国开金融分别认缴出资225亿元、220亿元,持股比例最高,分别为11.02%、10.78%。
8、财政部: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
2018年1月,财政部牵头筹建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农垦基金计划规模500亿元左右,首期规模100.0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20亿元,生命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35亿元,招商局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20亿元,其他出资人分别为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海南农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
9、财政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
2019年11月,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共19位股东参与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基金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472亿元人民币。财政部认缴出资225亿元,持股比例为15.29%;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认缴出资200亿元,持股13.59%;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二期(有限合伙)、中国烟草总公司分别认缴出资150亿元,持股10.19%。
10、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2014年设立,主要用于支持转化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家(行业、部门)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地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及其它由事业单位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及其系统等。转化基金目前只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而并没有直投项目,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领导的事业单位——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进行管理。不久前,转化基金新公示了9家投资子基金,目前已累计公示30支子基金。
11、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2015年设立。中央财政出资150亿元,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实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总规模600亿元。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基金的运作方式主要采取“母基金”方式运作,与国内优秀创投管理机构形成战略合作,进行市场化投资。目前已投能链集团、百望云、远舢智能、小熊U租、知象光电、并行科技、保险极客、天眼查。
12、商务部: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
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由财政部、商务部、招商局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服贸基金总规模300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分三期募集。服贸基金按照“母基金参股子基金+母基金直投项目”方式运作。一是增资和新设投资于服务贸易相关领域的私募投资基金;二是安排部分资金用于直接投资符合一定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
13、国防科工局: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
国家军民融合基金成立于2018年12月,由财政部和国防科工局发起,中航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设立,惠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规划总规模1500亿元,首期560亿元。财政部占股14.29%,中国航空工业集团8.9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8.93%,北京忠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8.93%。目前基金已投12家企业,全部为直投方式。

来源:超越J曲线 公众号
本期超越J曲线带来2021年度IPO报告,高瓴、深创投、红杉中国位居机构IPO战绩前三,31家机构参投超8个IPO项目。更多详情见下文:

核心发现

共421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8.68%。高瓴参投33家IPO战绩蝉联夺魁
人工智能、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等热门领域VC/PE渗透率均超八成,机构参投活跃
613家中企于全球市场IPO,近八成登陆A股市场,北交所鸣钟开市,港股IPO加速回暖,美股IPO降至冰点

第一部分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2021年,共421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8.68%。其中,科创板VC/PE渗透率高达85.8%,深交所主板VC/PE渗透率为70.59%。从账面退出回报来看,2021年账面退出回报共计9,814.09亿元,其中,上半年表现强劲,占整体的74.93%;从账面回报倍数来看,整体表现有起有落。
1d6488a1a15b4db1690b40674d349a2a.png
图1 2021年1月-2021年12月VC/PE机构IPO退出账面回报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人工智能、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领域VC/PE渗透率均超八成;制造业平均退出超4年,其余重点行业均在3年左右;在疫情及国际形势的催化下,医疗健康和IT及信息化领域账面退出超千亿;整体看来,机构参投较为活跃。
ee94ba3ce05738f8515ada8c9d62ba87.png
表2 2021年IPO重点行业退出分析

第二部分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2021年,共计有613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募资总额8,681亿元;IPO募资规模TOP5企业依次为中国电信、快手、滴滴、三峡能源、百济神州;IPO集中行业为制造业、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IPO集中地域为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
4cf70ef1e9e55751d71272bd686cd215.png
图2 2021年IPO概览

全球市场中企IPO“大爆炸”

2021年,共计613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IPO数量同比增长8.50%,是继2017年IPO热潮后再一次爆发;募资总额共计8,681亿元,IPO规模同比增长0.86%,现近十年中企IPO规模新高。2021年,随着疫情在境内的有效控制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推动下,全球市场IPO呈波动上涨的态势,上半年表现较强势。
c45db2c6e2fa236fda7c0e729d24af81.png
图3 2012年-2021年全球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31e29253263a2686b30bab46e32c27fb.png
图4 2021年全球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A股市场IPO数量创近十年新高

2021年,共计481家中国企业在沪深两市IPO,同比增长22.08%,这是继2017年IPO爆发后A股市场最活跃的一年;募资规模共计5,326亿元,同比增长15.16%,创下自2012年以来A股IPO募资规模的十年新高。这主要得益于注册制的落地推广,进一步撬动了资本市场的活力。
c9b441971351721aa3e1a80862a1dc63.png
图5 2012年-2021年A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68acc88f2f48f6dfd74f7a81653712d9.png
图6 2021年A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2021年,A股市场IPO募资规模的前五位在规模上呈两极分化态势,中国电信成为A股市场的募资王。在行业分布上,2021年,A股TOP5行业分布较广,上交所主板占据三席,较2020年IT及信息化股占主流,2021年IT及信息化股IPO颇显冷清;在地区分布上,2021年前三席均来自北京。整体来看,2021年IPO募资TOP5合计募资规模较2020年下降1.55%,但首位的中国电信稍高于2020年的中芯国际。
03db68ab8d8d925aad3da6d7d60153f6.png
表3 2020年及2021年中企A股市场募资TOP5

北交所鸣钟开市

自2021年11月北交所开市以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效益不断发挥,重大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北交所反哺效应显现,创新层基础层交投活跃度明显改善,价量显著提升。已经有82家公司上市,其中,北交所首批81只股票中,10只为新股,71只为精选层平移股票。

上市的82家公司均突显创新型、成长性中小企业定位,并涵盖25个国民经济大类行业,从首批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汽车行业。
6ad137603e10da452169c7c5083e37ae.png
表4 北交所首批IPO企业

港股市场IPO众星齐聚

2021年,有95家中国企业在香港IPO,同比下降27.48%,其中,仅1家于创业板上市,其余均为主板上市;募资规模共计2,469亿元,同比下降18.81%。整体来看,港股市场火热势头自二季度开始有所减缓,但有多家海外上市的公司百度集团、哔哩哔哩等纷纷选择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也有快手、网易云、微博等明星股登陆港交所,热闹纷呈。
b96c470a53f200638d5d9fce7e38eed6.png
图 7 2012年-2021年港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aecad580060a6b682251cccead68d2d4.png
图 8 2021年1月-2021年12月港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2021年,在募资规模上,2020年和2021年差异不大,港股市场IPO募资规模的前五位均在100亿元以上。在行业分布上,2021年文化传媒股突破重围,占据2席,而去年互联网行业表现凸显;地区分布上,2021年均分布在北上广地区。整体来看,2021年IPO募资TOP5合计募资规模较2020年增加7.12%,同时,排在首位的快手募资规模也远超于去年的京东集团。
a2fdd462134797c473503f325da27967.png
表5 2020年及2021年中企港股市场IPO募资TOP5

美股市场中企IPO脚步放缓

2021年,共37家中企在美国资本市场IPO,同比下降7.5%;募资金额共计886亿元,IPO规模同比下降5.84%。自2021年7月开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相关政策的调整,使火热的中概股赴美IPO热潮按下暂停键,但由于上半年的优异表现,使2021年募资规模和数量紧随2020年,在经济金融领域摩擦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概股赴美上市面临的监管环境势必将日益严峻。
0fce1e764d630adf216c1cd3ece0569e.png
图9 2012年-2021年美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8e01e1aa545e919a202826775170b8ee.png
图10 2021年1月-2021年12月美股市场中企IPO规模及数量

2021年,中企美股市场IPO募资规模均超过55亿元。在行业分布上,2021年整体偏向TMT行业和消费零售行业,2020年偏向新经济领域中概股,造车新势力表现突出;地区分布上,2021年TOP5多集中在北京地区,江苏、浙江也位列其中。整体来看,2021年IPO募资TOP5合计募资规模较2020年上升9.42%。
cc6631a2ce3f565f1a2ecb92dacd722c.png
表6 2020年及2021年中企美股市场募资TOP5

第三部分
中国企业IPO行业、地域及交易板块分析

制造业股IPO数量规模双夺冠

2021年,制造业、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类公司IPO募资位居前三,占据各行业募资总额的45%,其中,制造业类公司共有202家企业IPO,募资规模达1,669.22亿元,成为IPO数量规模最多行业;医疗健康类公司共有93家企业IPO,募资规模达1,490.02亿元,位居第二;IT及信息化类公司共有55家企业IPO,募资规模达764.30亿元,位居第三。
6812b343c784e1e07b8005e07b648c71.png
图11 2021年中企IPO规模行业分布(%)
2514ccd0889166a363bb6712b422c966.png
图12 2021年中企IPO数量行业分布(家)

北京地区最吸金

2021年,从IPO数量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位居前三位,广东地区以98家位居首位;从交易规模来看,北京地区以3,026.72亿元位居榜首,上海地区紧随其后,广东地区位居第三;从单笔交易规模来看,北京地区表现突出。
1f938f3446e0b67b8b9f2fa464e993c9.png
图13 2021年中企IPO数量及募资规模地区分布

注:IPO数量分布比例(左)以及规模比例(右)相加总和均不为“1”系四舍五入所致
4ac4410459dc5eb0bc95a03ce9c267f5.png
表7 2021年各地区IPO数量、募资规模及平均募资水平

创业板IPO数量位居首位

2021年,从IPO数量来看,深交所创业板共上市199家,位居第一,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紧随其后,在注册制的落地实施下,科创板和创业板IPO发行速度提升。从募集规模来看,在二次上市热潮推动下,港交所主板位居榜首,募资规模达2,468.82亿元;上交所科创板募资规模2,012.85亿元,位居第二。
3a24dadf187d25a865ee5f43718c04cb.png
表8 2021年各交易板块IPO数量及规模统计

2021年,IT及信息化企业集中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化学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深交所创业板;公用事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创业板和上交所主板;医疗健康企业集中选择在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上市;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整体看来,在注册制全面推进下,沪深两所上市活跃度持续提升。
34df6b045da147592e5840ce4f451955.png
图14 2021年重要行业交易板块分布情况

第四部分
中国企业十大热门IPO

2021年,前十大IPO项目的募资规模均在100亿元以上,占整体募资27%。当日市值前十大IPO中,当日市值均超过1,500亿元,其中港交所占据六席。

中企IPO募资规模及当日市值TOP10
495d99ec1163f3270af3c8fcb05c2f46.png
表9 2021年中企IPO规模TOP10
46c3b5de3a3c94442618363c5ed07ca8.png
表10 2021年中企IPO当日市值TOP10

全球前十大IPO发行概况

  1.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是一家全业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推动5G业务。2021年8月20日,中国电信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1,039,613.5267万股,募资470.94亿元。成为2021年全球募资规模最大的IPO。

  1. 快手

快手科技旗下产品快手是一个短视频内容分享平台。2021年2月5日,快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36,521.86万股,募资350.56亿元,成为国内“短视频第一股”。

  1. 滴滴

滴滴是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召车、网约车、顺风车、代驾等多元化服务。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纽交所上市,发行7,920万股,募资286.52亿元。

  1. 三峡能源

三峡能源是新能源开发商,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等业务。2021年6月10日,三峡能源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电力行业史上IPO规模最大、A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上市公司。

  1. 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是抗肿瘤药物研发商,2021年12月16日,百济神州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1.15亿股,募资总额221.6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美、港、A股三地上市的创新药企。

  1. 京东物流

京东物流是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2021年5月28日,京东物流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是继京东健康后,京东旗下又一家成功在港上市的子公司。

  1. 百度

百度集团是一家综合性的科技公司,主要业务为互联网领取的高新技术开发和运用。2021年3月23日,百度集团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发行9,500万股,募集总额200.49亿元。

  1. 哔哩哔哩

哔哩哔哩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视频社区平台,提供大量丰富的内容以满足年轻人多元的兴趣。2021年3月29日,哔哩哔哩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成为2021年第三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1.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公司是一家智能电动汽车设计及制造商,2021年7月7日,小鹏汽车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在成为港交所“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同时,亦成为三年内首家在纽约和香港主要上市的中概股。

  1. 满帮集团

满帮有限公司是国内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货运调度平台。2021年6月22日,满帮集团在纽交所上市,正式成为数字货运第一股。

第五部分
2021年IPO政策盘点

2021上半年IPO政策热点主要围绕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展开。3月31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合并主板与中小板将于4月6日正式实施。6月22日,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2021年修订),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审核期限,从现行45天调整为2个月。11月15日,为努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12月24日,证监会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相关政策盘点如下:

1月29日,《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的基本要求、标准、流程以及后续处理工作,明确了检查涉及单位和人员的权利义务,压实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并加强了对检查人员的监督。

2月5日,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表示加强影子股东监管,IPO申请前12个月的新股东锁定期为36个月。

3月31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合并主板与中小板将于4月6日正式实施。深交所表示,2021年2月5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深交所启动合并主板与中小板(以下简称两板合并)相关准备工作。在中国证监会统筹指导下,深交所与市场各方一道,按照“两个统一、四个不变”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组织整合相关业务规则和监管运行模式,推动完成相关指数及基金产品适应性调整,顺利实施技术系统改造,平稳推进发行上市安排,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日前,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深交所发布两板合并业务通知及相关规则,明确合并实施后的相关安排,于4月6日正式实施两板合并。

4月16日,为了进一步明确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引导和规范发行人申报和保荐机构推荐工作,促进科创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并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月29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出席“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春季会议”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方针,推进资本市场更好发挥在资源配置、风险缓释、政策传导、预期管理等方面的枢纽作用。

7月23日制定并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转板上市申请文件》(以下简称《指引3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4号——转板上市报告书内容与格式》(《指引4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5号——转板上市保荐书》(《指引5号》)等配套转板上市指引。

9月18日,为进一步优化科创板新股发行承销制度,促进买卖双方博弈更加均衡,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交所即日起发布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下统称科创板股票发行承销业务规则),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1月15日,为不断强化与新三板创新层和基础层的制度联动,激发市场整体活力,努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

12月24日,为促进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支持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同步起草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管理规定》的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d7de0dd7df8abf1c1f919f4733eec875.png
一个圆珠笔笔头上的圆珠才多重?最多10毫克。
看似吨钢单价很贵,但总共才需要多少钢?总共才能卖多少钱?
央视报道的材料中也说了,中国每年造圆珠笔380亿只,总共用了1000多吨笔尖钢。
50aa944869e69c631ff44cf0ed3d8e9f.png如果每年能卖1000吨,听起来也不少啊。
你觉得1000吨很多,那是因为你是普通人。
中国一年的钢产量接近11亿吨,平时从钢厂提货都是以万吨为单位的。
1000吨?1000吨是个什么玩意?
对钢厂而言,1000吨还不够塞牙缝。
当圆珠笔的笔尖钢成为政治任务后,太钢进行了研发,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终于摸清了笔尖钢的炼钢技术。
这个研发费到底多少没人报道,但肯定不是个小数。
但研发费还不算什么。
你在实验室炼出了合格的钢材,不代表你能低成本的在工厂炼出来。
太钢为了这个笔尖钢,专门改了一条生产线,把所有的设备和流程按笔尖钢的炼制流程进行调整。
你知道一条生产线意味着什么吗?
需要投多少钱这个就先不谈了,每条生产线都很贵这个是常识,但最关键的是生产线只要启动,你就不能停。
不存在说你炼半个月笔尖钢就把生产线改成炼其他钢,过一段时间再改回来这种事,生产线是不可能改来改去的,每改一次都代价巨大。
不能随便改生产线,也不能随便停生产线。
钢炉每熄火一次,点火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当钢炉停转,整个炉子彻底冷却后,想重新加热到可以炼钢的千度高温,需要耗费的燃料是很多很多的。
所以,生产线上的钢炉只要启动,就不能停,必须要持续的炼钢,这样才能做到最低的生产成本。
太钢最小的钢炉,一炉能炼60吨钢。。。
这条笔尖钢的生产线启动后,就这么60吨60吨的对外出钢。
而中国每年辛辛苦苦造了380亿只圆珠笔,只需要1000吨笔尖钢。
要么停生产线,要么扩大销量,要么就炼一堆笔尖钢扔仓库吃灰。
太钢最希望的,自然是扩大销量。
瑞士和日本的笔尖钢售价12万人民币/吨,畅销全球。
为了抢市场,太钢咔嚓一声就把价格打到了5~6万元/吨。
不是太钢不想谋取暴利,而是瑞士和日本的企业耕耘这个市场半个世纪,绝大多数企业用惯了他们的产品,你不降出一个恐怖的价格,没人愿意买太钢的货,而生产线那边的笔尖钢已经在仓库吃很久的灰了。
品质相当的东西,太钢一口气把价格砸下来一半,那自然就能打开市场了。
生产线终于可以继续运转了,不需要停炉,也不需要把产品放仓库吃灰了。
这价格卖,太钢赚不到什么钱,但好歹没怎么亏钱,至少算是把政治任务完成了。
但瑞士和日本的企业就惨了,直接被逼的快破产了。
笔尖钢是一个很小的市场,全世界就几家小公司在搞,他们是这个领域的隐形冠军。
他们的创始人当初进这个领域时,竞争压力是很小的,然后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不断的用利润去逐步研发新技术,从而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让一般的小企业进不来。
但这种所谓的技术壁垒,对于大企业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并不是什么坚不可摧的技术屏障,想研发就能研发的出来。
但对大企业而言,这种小领域市场规模太小,小到无法入眼,没必要去关注。
而且大企业如果要从头搞研发,新购置生产线,综合成本绝对是要比买隐形冠军的成品要高的。
所以,考虑这种种原因,大企业就对这种小领域的隐形冠军视而不见了。
太钢这种玩法,摆明了就是宁可亏钱也要研发出来,然后还非要维持一条生产线的运转。
让中国人都能用上中国自己的圆珠笔钢珠,这属于政治任务,不属于常规商业行为。
还有那个高铁上的螺母,全世界都在用哈德洛克公司的产品,中国自己造不出来。
知道为啥造不出来么?
因为这个螺母的市场,全世界的年销售额总共加起来就1.3亿人民币。
工业领域就几个点的净利率,这个螺母就算夸张点,我给他按20%净利率算,一年也就2600万人民币的利润。
所以,哈德洛克公司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公司,员工总数不足100人,这几十个人什么都不干,就给全世界所有人造特种螺母。
哈德洛克公司的特种螺母满足了全世界的需求,但这个领域实在太小太小,小到垄断全世界也就只能养活几十个员工而已。
这个螺母虽然性能很好,中国暂时造不出来,但不代表中国没能力研发出来,只是真的没啥大公司愿意单独立个项目去和哈德洛克公司在这个小领域里血拼,而小企业又拼不过。
这种小领域就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很多小领域都是如此,所以才养活了很多隐形冠军。
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的企业,比如说义乌某家公司的吸管。
全世界的吸管都从义乌这家公司进货,他们家拥有全世界2/3的吸管专利,主导发布了全球的吸管行业标准,每天生产1亿7000万根吸管,是全球吸管领域的绝对隐形冠军。
吸管这种简单的东西,被这家义乌工厂活生生的做成了高科技。
是其他国家造不出吸管吗?
并不是,而是义乌的这家工厂把成本压到了极致,压到其他人觉得造吸管无利可图了,于是就放弃了在吸管方面的生产和研发。
小公司看着这个领域眼馋,但没能力杀进来,也没有啥大公司有兴趣和义务这家工厂在吸管领域血拼。
欧美很多小公司,都是靠这些夹缝中的小领域市场活着,他们专精于一种产品,把这个产品做到极致,以此在大公司的碾压中活下去。
整个欧美日,除了巨无霸大公司,剩下的都是这样的小公司。
要么体量天下无敌,要么就有自己一技之长,专精于一道,不然你凭什么开公司?
欧美,尤其是日本那边,把这种迷你小公司专精于一道的行为,称之为“工匠精神”。
其实不是这些小公司喜欢当工匠天天研究一个东西,而是他们只能靠这个活下去,其他领域他们做不了,只有目前这个领域凭着当初创始人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才能勉强活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义务的那家吸管工厂,也是工匠精神。
他的创始人,可以称之为吸管仙人,只不过中国人不喜欢这么中二的宣传词而已。
但欧美日的这些各行业隐形冠军,却被中国的小作文大吹特吹,最后的结论都是中国体制不行,所以打不过这些隐形冠军。
圆珠笔芯事件不仅轰动中国,也轰动了外国。
太钢被形势所迫,硬着头皮开了笔尖钢的生产线,捏着鼻子造笔尖钢。
640-13.gif
而瑞士和日本的笔尖钢隐形冠军,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没招谁没惹谁,祖传一家小公司,每年赚点生活费,怎么突然来一个这么大的巨无霸掀桌子。
悲惨的遭遇被曝光后,很多日本企业做出了对策,和中国公司合作的时候都千叮万嘱,不要宣传我们公司,不要夸我们的工艺。
想合作可以,但你不能宣传,否则我们公司拒绝和你合作。
这些小公司都是各领域的隐形冠军,他们只想默默赚点小钱,没兴趣掺和什么民族荣誉,也没兴趣成为什么国家技术制高点的旗手。
再来篇笔尖钢这样的小作文,自己不仅一毛钱赚不到,祖传的饭碗还有可能被砸掉。
对于中国的工业研发能力,我想很多人都小看了。
自从氢弹和洲际导弹技术研发成功后,我们就证明了全世界所有技术,就没有中国研发不出来的。
我们的工业体量和工业人口,已经达到了可以研发一切的地步,只是资源有限,研发有个先后顺序优先级而已。
中国工业体系实现了全覆盖,美国几乎没有办法在任何领域卡中国脖子。
特朗普用尽手段,也就找到了一个芯片来卡中国脖子而已,其他的领域都卡不住。
为什么芯片可以卡中国脖子?
不是中国研发不出来,而是芯片的更新换代速度太快。
没有任何人说中国研发不出来光刻机和芯片,哪怕是最悲观的技术专家都承认,芯片和光刻机这东西只要中国舍得砸钱,一定可以研发出来。
现在欧美最先进的芯片是5纳米,从今天开始算,只要中国持续砸钱研发,10年时间必定可以研发出5纳米,这个事实几乎没人否认。
他们认为中国没必要造芯片的理由,是等你研发出来了,欧美早就更新换代好几次了,你研发出来也是废品,卖不掉。
芯片领域2~3年就更新一代,这速度实在是太恐怖了。
可以说,芯片领域是先发优势最大的一个行业,所有行业里排第一,先发优势接近于无穷大。
10年之内中国肯定可以研发出5nm芯片,从光刻机到芯片制造一条龙全给你搞出来。这速度已经很快了,但还不够,因为也许3年后,欧美的3nm芯片就出来了,你只能跟着后面无穷尽的砸钱搞研发,始终无法收回成本。
这也是30年前中国放弃芯片行业的原因。
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天的中国敢于在芯片领域搞技术攻关,把芯片研发当成一个政治任务来做?
因为芯片3年一代的好日子快过去了。
芯片行业的物理极限是3nm,小于这个数值光刻机就失效了。
这不仅仅是达到了工艺的极限,而是已经达到了目前人类物理学的理论极限。
就是说从理论上说,芯片的最高等级也只能是3nm,不可能到1nm。
因为当制程达到1nm时,就进入了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的领域,到时候隧穿效应将会生效,电子可以自由的穿透绝缘层,导致芯片失效。
因此人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除非人类的理论物理出现了巨大的跨越式突破。
不是所有的人类科技都可以无穷无尽更新的。
比如说炼钢工艺,在100年前这就是高科技,各种特种钢技术日新月异,始终在更新换代。
但发展到一定程度,炼钢技术就停滞了,就无法再更新换代了,发展速度变得极为缓慢,先行者的先发优势就没那么大了。
一些看起来很高科技的笔尖钢技术,其实分分钟可以破解,因为他本身工艺更新的速度就非常慢。
一旦芯片更新换代的速度慢下来,被中国追上来只是个时间问题。
笔尖钢是10年前的小作文,而芯片算是这三年的小作文。
这些小作文,你说究竟是卖国呢,还是爱国呢。
笔尖钢行业,已经进入了太钢纪年,耕耘半个世纪才积累出市场的西方公司掐死中国公知的心都有了。
而芯片,很快中国公司也会以吨为单位进行生产。
这生产线一旦启动,炉子没办法停啊。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60%的“独角兽”企业,都诞生在这个领域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朱晶晶 吴静 黄宇翔
01
独角兽的源头、诞生地有哪些?
数字经济先锋曾发布一份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名单中,中国有217家,美国有192家,中国、美国两国就占据了81%;在中国独角兽500强名单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占比76.5%,“所以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地实际上是非常集中的。”
倪泽望介绍,从全球独角兽企业的城市分布看,基本集中在北京、旧金山、上海、深圳、杭州、纽约,这基本上反映了全球创新的活跃指数。
02
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哪些领域?
“60%以上的独角兽企业都是硬科技企业。”与前几年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的独角兽企业更多是做硬科技出身。
据介绍,硬科技独角兽广泛分布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这样一些行业,但无论如何,独角兽企业的典型特征都是需要长期投入,需要对生产生活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和行业,具有极高的门槛这样一系列特征。
03
独角兽的团队都是怎样的?
综合来看可以发现,独角兽的团队都具有一些鲜明特质:高学历、名校、头部企业经历、十年以上工作经验。
“我们也统计过一个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创始人大多出自哪些学校。后来我们发现像复旦、清华一定是排在前面的,这样一些名校出来创业的,形成独角兽企业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在倪泽望看来,从谷歌、IBM这类大型企业出来创业的高管团队,成功率也会更高些,他们的创始团队中50%以上的创始人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
科技类创始人通常有十年经验,医药类的创始人的工作时间还会更长,有些甚至拥有28年的工作经验。“创始团队中有连续创业经历占60%、70%的人,有过至少一次成功的创业经历,这样一些大数据还是能说明一些独角兽成长的逻辑。”
04
哪些产品能够成长为独角兽?
在倪泽望看来,“差异化、有场景、有资源导入”是产品能成长为独角兽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差异化。“我们认为,如果有过于颠覆性的产品,一开始就做颠覆性产品的难度反而极高,因为你很难保证市场已经被教育或者说被启动了。”
事实证明,65%的独角兽产品都只是从别人手中分一杯羹,并没有创造新的市场,也就是说在存量市场中重新做。比如,新能源领域,它实际上是一个存量市场,但是这个存量市场的蛋糕重新切分了。“也就是说你的产品要和过去的产品有足够的差异化。”
开创性的技术需要找到应用场景。前几年很热的风口,包括人工智能、AR、VR,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真正能够落地的、独角兽能够持续成长的、最成功的场景就只有安防。
“现在中国的安防应该是做的全球最好的,实际上安防这个市场支撑起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其他领域相对来说就很难了,因为它一定是和大数据、和我们相关的一些政策能够紧密关联的这样一些应用场景,才有可能。”
反观VR和AR领域,三四年前的热度非常高,但很难找到落地的应用场景,或者说技术还没有进步到那一步。“所以实际上开创一个技术,一定要找到当下的应用场景,好的技术需要好的商业模式,技术+场景才是硬科技独角兽的秘籍。”倪泽望说。
必须要有配套的资源导入。在倪泽望看来,想要自己的产品有很好的发展,其上游配套产业必须要同步发展。“比如说,这几年很热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确实需要其他相应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有市场资源的导入,因为再好的项目、再好的产品没有市场资源,也很难去推广。”

在中国的房产预售制度 和贷款抵押制度 下, 如果 房价持续下降 而没有个人破产法支持, 国家怎么收场

发布
问题